黄晔
在港片日渐式微的当下,《拆弹专家2》以全新的故事、全新的角色点燃岁末电影档,让人不禁惊叹:好看的港片又回来了。
59岁的刘德华身为监制兼主演,他扮演的潘乘风是香港警察部队一位著名的拆弹专家。在一次拆弹任务中,虽然救出了人质,但是为了救一只被关在微波炉里的猫,中了匪徒设下的陷阱,触发了炸弹,失去左腿。在同事兼好友董卓文(刘青云饰)以及女友庞玲(倪妮饰)的鼓励和帮助下,他没有消沉颓废,而是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刻苦训练,恢复体能和行动能力,他满怀希望,申请能够返回自己挚爱的拆弹岗位,但却只能按规定被转岗去做文职,几番努力争取,都没能改变现实。潘乘风因此变得思想偏激,更是冲动辞去了警队职务。
5年后,香港发生连环爆炸案,昏迷的潘乘风居然出现在爆炸现场,被警方确定为犯罪嫌疑人。苏醒之后的潘乘风发现自己失忆。为弄清真相,他只能逃亡成为通缉犯,一边躲避警方的追捕,一边去找董卓文和庞玲,而好友与前女友却分别告诉了他两个完全不同版本的故事,真相扑朔迷离。
《拆弹专家2》虽然也有令人震惊的大场面,比如开片假想香港赤鱲角机场核爆炸的场景,后来炸青马大桥阻止犯罪的场景,但是导演更多将视角放在对人物心理活动以及个性转变的细腻刻画上,因此我觉得第二部有了更触动人心更有现实意义的思想深度。
潘乘风曾经是一个可以拿自己的命去救人的好警察,受伤后,虽然体能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外伤导致的心理创伤却被周围的人忽视,他被困在重返拆弹岗位的执念中,遭拒绝后极度失望导致愤怒失去理智,从而性情大变,与好友、女友分手决裂,最终加入恐怖组织“复生会”,成为核心成员,并策划了连环爆炸案。影片最终让潘乘风幡然醒悟,在阻止谢君豪扮演的马世军用核弹炸毁机场的行动中,用自己的生命赎罪,“乘风”归去。潘乘风战胜了自己的心魔,拆除了心中那颗杀伤力惊人的炸弹。
分析潘乘风的心结,其实就在于一念之间,他认为自己热爱拆弹事业,体能又恢复得很好,理所应当成为警局规定之外的那个例外。却没有想到,严守规定,严格执法,是这个社会得以正常运行的保证,不会因为某个个体而改变。当然,影片中警局相关官员缺乏人性化的工作方式,也是导致潘乘风走上极端的一个因素。
在网上看到一段眼科医生陶勇的脱口秀视频,看着他温暖的笑容,看到他受伤的左手,真是颇多感慨。作为一名医生,救治的病人以怨报德,毁掉了他美好的专业前程,他却拥有如海洋一般宽阔的胸怀,希望继续靠着自己的忙碌,让这个世界从此“无盲”。在物资生活日渐丰富的当今社会,引导人们注重自身心理健康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否则,脑子里太多的自以为“应该”,累积成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一旦有适合的引信,就会引起“心弹”爆炸,轻则炸伤自己,重则伤及无辜。
观影结束后,与孩子们讨论影片的主题,寻找那些燃爆动作之外的深层意义,我把正好看到一句话转给他们:“希望极端的人和事,都不会改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善意”。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