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历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圳商报副刊饭食熟软,面容可亲读创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www.bdfyy999.com/m/

王太生/文饭食熟软,面容可亲,是指新煮的饭,或刚蒸的包子、馒头,已经熟了,锅盖揭开,厨房里微漾热气。餐桌旁,家人围坐,和颜悦色,目光轻柔,温存款款,捧碗吃饭。饭食熟了,除了烫嘴,质感是柔软的。一锅新米饭,软塌塌,香喷喷,溢散人间烟火味;一笼包子或馒头,也是白胖,绵柔可爱。吾乡早晨有卖粢饭团,香糯煮熟,米香扑鼻,盛在木桶里,用纱布手抓,中夹油条、芝麻白糖,捏成饭团。买了粢饭当早餐的人,边走边吃,路上遇到熟人,点头招呼,面容温和。粢饭团是典型的饭食熟软,握在手心,感觉到粮食的柔软。还有茵糕,用上等籼米、糯米混合,碾成米粉。茵,有衬垫之意,把一种叫做“茵草”的植物,衬垫于米粉底部一起蒸,松软香糯。除了米香外,那淡淡的桂花香也很讨人喜欢。雪白的茵糕,晕一个玫红的小圆点,就像杨柳青年画上胖娃娃的眉心,点一颗红痣。有痣的食物,像人一样,个性有内敛,或者张扬。茵糕是文静的,摆在蒸笼里,需要旺火慢慢去蒸,水汽拂过的茵糕,一寸一寸地蓬松。桂花糕,一小块一小块放在竹笼里蒸,出笼时,虚松柔软,触碰即破,溢散米香和桂花清香。饭食与面容,能够想到的场景,是在夕阳西下,清风吹拂,晚饭花开的傍晚,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坐吃晚餐,有米饭、清粥、馒头,抑或是几只包子。此时,手搛筷子,捧起一只碗,环顾四周,老人、小孩,神态安平,面色柔和,无论是闲静,还是说笑,皆面貌可亲。什么情况下,还有饭食熟软的情境?雪窗煨芋。芋,是芋头。天凉时,煮半锅,外面大雪纷飞,锅中芋头款款,溢散温情。取一碗,盛几只其中,拽一只小板凳,与家人一起吃,袅袅热气中,有几张亲切的脸。雨天烹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在外面赶路的人,被淋透了,他回到家,换了干爽衣服,在锅上煮山芋粥。一碗粥,赶走腹中饥,身上寒。晴天炖瓜。炖的瓜,是老南瓜,可当主食来吃。炖老南瓜时,把瓜切成块,下锅油煸,锅中喧响。入水煮时,一锅老南瓜咕噜有声。待到风生水起,老南瓜已经粉熟糯烂,此时盛一碗,站在风口吃,热气缕缕。乡人请客,早已饭食熟软,鸡鸭香烂。请客人家,砌房或过生日,把亲朋好友,乡里乡亲都请过来,大伙坐在一起,热热闹闹。主人客气,笑容可掬;客人喜气,如沐春风,尽说着祝福语,吉祥话。古人饭食,颇多讲究:青精饭、蟠桃饭、红莲饭、玉井饭、盘游饭、二红饭、羊饭、煎鱼饭、荷包白饭、水饭……各具特色,以米、麦为主材,入不同蔬菜、肉类,甚至水果,熟软糯甜,呈现出不同的风味。面容可亲,是几张熟稔、再亲切不过的脸。这样的脸庞是安静的,如清晨的湖水一样波平如镜,不卑不亢,无躁动起伏。至于正襟危坐,腮帮鼓动,咀嚼带来的声响,如风拂树叶,显示出对食物的一种尊重。汪曾祺的“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是一种情境;从常态看,饭食熟软,面容可亲,是另一种情境,更具亲情味和人间烟火气息。

[手机扫一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