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多看似激烈的争论,其实都是无意义的;我们常自我要求的“独立思考”,很多情况下也都陷入了另一种思维误区——“封装式思维”。◎什么是“封装式思维”?简言之,“封装式思维”更多是指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思维方式。在这里,一切经济、社会、文化、对外问题都必须从*治的角度进行评判。不难想象,它会导致两个后果:*治领域对其他领域的遮蔽;意识形态问题遮蔽了专业性的问题。◎什么在塑造这种思维方式?第一个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它的目的是增强单向的认同感,但也导致了人们头脑里的理念与实践之间存在隔阂。第二个则是“信息茧房”。如今,信息前所未有的丰盈,同时推荐算法又如此“懂”我们。但没有人意识到的是,讨好我们的信息,却在无形中溶解了社会共识,把我们困在偏见的“茧房”中,只能听到自己的回声,从而不断加剧观念撕裂,加深对他人、对这个世界的敌意。……以上来自施展老师在《破茧》(签名版)一书中的思考。在疫情仍在我们生活中肆虐的当下,本书既是一支清醒剂,也是一剂强心针,它帮我们突破“信息茧房”、“封装式思维”对视野和格局的限制,理解真实的世界,进而找到通往未来的道路。同时,施展老师也更进一步从个人的“信息茧房”困境,引申到国际关系,为分析当下中国的外交困境提供了思路,非常有启发性。施展老师是北大史学博士、现任外交学院世界*治研究中心主任,是当今年轻一代学人中的佼佼者。施展老师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