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学习实践小组
家庭成长计划
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优化身体运动本能
发展结构化思维和学习力
在我们围绕支持儿童健康发展的整个学习版图中,是一个关键环节,她将带领我们”从打基础迈向求发展“。
自年十月发布”儿童发展学习实践小组”的第一堂微课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我们其实就做了两件事:
第一是学习,争取从理论上把儿童发展的规律搞清楚。
第二是实践,认清道理后,由成人带领孩子把发展的地基夯实。
所谓“发展的地基”是指身体的运动本能,主要包括我们的平衡觉、本体觉,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姿态保持、直立行走和有效移动的能力,这些感官和能力是大脑发展的入口(Gateway),是儿童身体、情感和智性发展的起点。
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螺旋发展的过程,正如一棵植物的成长,先要扎根,然后生长干枝叶,最后才能收获花果实。人也一样,没有哪一个儿童会停下脚步,等着把原始反射都整合好了再往前发展。所以在两年的“打基础”之后,年的主题将聚焦于“促发展”!
为促进发展,无论对成人还是儿童,一方面要继续加固地基,精益求精,不断地校准和调优身体的运动本能,这是发展的基础(Foundation)。另一方面是要迈步往前,不断充实和扩展自己内在的”感官印象“、构建结构化思维,进而提升认知和学习力,这是发展的核心所在。
每个人内在的“感官印象”,可以理解为认知心理学奠基人皮亚杰所定义的“图式”(Scheme),或者我们在讲解“运动觉知游戏PMP”时所介绍的“人的基础认知模式”(BasePattern)。
以“促发展、谋未来、提升家庭幸福指数”为目标,我们为“家庭成长计划”设计了三条主线。
1
学点医,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儿童健康关乎家庭幸福。身体是心智的载体,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身安才能道隆,孩子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在发展之路上用功精进。
在过去两年的个案咨询中,我们常从身体层面和家长一起探讨孩子的体质特点和发展困难背后可能隐藏的健康原因,并有针对性地给予调养建议,这是我们做个案的一大特色。我们发现,对体内阴阳失衡的纠偏,可能正是儿童运动本能及心智发展的催化剂。
因此,年我们将针对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健康问题,带领大家更系统地学点中医、会用中医,也会介绍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中西互参,帮父母们捋清楚以下四点:
怎样才能让孩子少生病?
孩子生病了我可以做些什么?
怎么做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对特殊需求儿童如何在身体层面提供支持?
具体来说,我们将围绕下面这七个主题,每月一次微课,谈谈儿童的健康养育观念和简单实用的家庭健康护理方法。
_
1
抗生素不好,中药就一定安全吗,在养孩子这件事上,怎样利用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并规避短板
2
儿童的体质辨别和日常调养
3
过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统讲花粉症、腺样体肥大、湿疹、鼻炎和哮喘的病因和调理
4
孩子为什么总感冒,感冒发烧需要看医生吗,在家应该怎么护理
5
孩子为什么容易咳嗽,有痰咳嗽和无痰咳嗽有区别吗,爱咳嗽的孩子如何调理
6
孩子脾胃弱、爱挑食、不长肉该、多动该怎么办
7
对儿童的发展困难,中医如何解读、如何支持
2
打基础,优化身体运动本能
儿童应当在学龄前发展出健康的身体运动本能,使平衡觉、本体觉和运动觉都运作良好,全身从头到脚成为一个有机关联的整体,一动而无有不动,高效、稳定和优美地实现“直立、移动和姿态保持”。否则,学龄儿童很可能会遇到学习困难。
无论是上课抄黑板、阅读、写字,还是练习一项体育技能,从物理层面上讲,它们都可被看作是一系列复杂的身体运动,婴幼儿阶段所发展的运动本能正是这些复杂身体运动的基石。根基不稳大厦何以安!
站在认知的层面上看,智性要发展(俗话说的头脑要聪明),核心是培养结构化的思维能力。儿童的结构化思维则起源于对自己身体的结构化认知。例如:儿童需要先对自己身体的左右两侧建立清晰的觉知,才能扩展到外部的三维世界,准确地理解左和右这类抽象的空间概念,否则孩子在写字时大概率会表现出镜像问题。
因此,无论对成人还是儿童,不管是认知求存还是谋求发展,“优化身体运动本能、发展结构化的身体觉知”都是基础性工作,要常抓不懈。
优化身体运动本能,对成人而言,重点是“先明理”(即懂规律、有觉知),再通过反复实践来校正“身体的旧有运动模式”。对儿童来讲,单单只是“整合原始反射+建立新模式”还不够,还要强调基础感官能力的发展,包括视听嗅触等。如果把身体运动本能看作是儿童“探索世界”和“表达自我”的工具,那么基础感官能力就是儿童“理解世界并形成自己独特世界观”的载体。年我们的工作将兼顾成人和儿童在需求上的异同。
考虑成人的最佳成长方式是以“自我驱动”和“自主学习”(AutomaticLearning)为主,我们计划把过去两年的学习资源,包括微课、作业、身体练习和群讨论,集中整理提炼,打包成一个为期3+3(共六个月)的学习套餐——“成人百日筑基课程”,以反转课堂(FlipClass)的形式供同学们自行学习并完成作业,头3个月先学理论,后3个月反复实践,另有助教在线答疑和辅导。学习内容具体为:
成人百日筑基课程: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基础和自我实践
1-儿童发展困难的原因解析
从多角度来探讨儿童感官、情绪、行为和学习困难背后的原因。
2-儿童的两半脑整合及感官发展
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阐述神经网络即感官的发展规律。
3-原始反射详解
原始反射的概念、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和反射的整合方法。
4-婴儿原型运动操
通过模仿“婴儿自发运动”所包含的三个基础的身体运动模式,帮助成人重塑运动本能。
5-儿童被动运动操
在成人对身体运动本能有所觉知的基础之上,要求熟练掌握六个主要手操,以帮助儿童的身体启动运动本能、整合原始反射。
注:婴儿原型运动操主要源于人体力学理论以及对婴幼儿自发运动的细致观察,另外借鉴了太极拳关于前后、上下和左右扭转的理论和练习方法。对婴儿原型操的详细介绍可参考《儿童发展学习实践小组计划》一文。
这样六个月的浓缩式自主学习,不仅能帮助新同学建立关于儿童发展规律的全新认知和体验,老同学如果再次参加也会大有收获。
儿童则与成人不同,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跟随、模仿和体验。除了由父母通过“被动运动操”来帮助他们启动身体运动本能之外,我们今年计划把"运动觉知游戏”(PMP)拍成示范视频,方便同学们在家自行组织,让孩子通过有趣好玩的游戏来优化运动本能。
针对儿童的基础感官发展,我们将根据脑神经科学对儿童感官发展规律的认知,参考蒙特梭利和华德福的教育手段,给孩子们提供“感官觉知练习”指导。
3
促发展,培养结构化思维
具有结构化思维的成人,可表现出高效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围绕兴趣展开学习,并能快速地理解所学、汲取养分为己所用。父母的学习力越强,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助力就越大。年,在成人的结构化思维和学习力成长方面,我们设计有“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是以“提高阅读理解力”为中心。较强的阅读理解力是一个人具有结构化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外在体现。
我们精选了四本书,中英文各两本,都是脑神经科学或儿童发展规律认知领域的经典。由守中博士带大家读书:-),计划做两轮精读。通过“独立阅读、输出笔记、集体讨论、分享成果”的方式来梳理每本书的逻辑结构和作者的核心观点,以学代练提高阅读理解力,同学们还能享用一道知识的饕餮大餐,深化自己的理论认知。
《唤醒大脑,神经可塑性如何帮助大脑自我疗愈》(诺曼.道伊奇)
《儿童心理学》(让.皮亚杰)
《TheWellBalancedChild》(萨莉.布莱斯)
《SmartMoves》(卡拉.韩纳馥)
一个基本点是“掌握阅读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读书先要会读书。在头两个月我们先精读下面两本书来学习阅读方法:
《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艾德勒)
《阅读十讲》(杨继慧)
提高“对书面词汇的内化理解力”是第二个基本点。字词是任何一门语言承载含义的基本单元,但也是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只有在头脑中建立了与之对应的丰富的感官印象和图景,在阅读时才能望文知义,透过文字“抓住”作者的主要思想。中英文都是如此。
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个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每个字的字形都有特定含义,因此突破中文词汇的关键是“明字理”,即从造字的理法入手来理解常用字的本源含义,以便在头脑中为其赋义并建立相应的图景。英文是抽象化的表音文字,单词只是26个字母的排列组合,其本身并无意义,所以突破英文词汇的关键就在于“背单词”,要点是根据词源、词根和词缀来高效快速地扩充词汇量。
综上,与读书同步,我们计划带领同学们学习《双法字理》和《词源学单词》,来分别突破中英文词汇,为提高阅读能力打好基础。
和成人不同,儿童结构化思维的发展需要强调两个核心要素。
一是要提供合适的教育环境,支持儿童持续扩展自己的“基础模式”,即通过多感官输入来激活大脑皮层的各联络区,把头脑中离散存储的信息更有序地组织在时(历史)空(地理)的立体架构下,再通过具象和富有意义的人文故事或诗词音律等形式来对抽象概念进行关联赋义和扩展延伸,使儿童获得足够丰富并持续更新“世界观”。至此,外在世界对他们来讲才是鲜活的、立体的、相互关联而充满意义的,他们才能够轻松有效地理解和内化新的感官输入,学习对他们而言才会是一个轻松而愉悦的体验,而非困难、挣扎与对抗。
第二个要素是推动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清晰、有序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儿童发展之路上的又一个“壮举”,它表明孩子的智性已有长足发展,能够有效地读取和加工大脑中所存储的信息,将之转化为可理解、有意义并带有独特情感色彩的音素系列,然后再通过海量精准的肌肉控制(包括面部、嘴、舌、咽喉和肢体等)来发声表达自我。因此,语言在逻辑、广度和深度这三方面的发展对儿童结构性思维的塑形有强大的协同催化作用。
根据我们的以上认识,将针对年家庭成长计划中为儿童专门设计一门“声律启蒙”微课,目标:以语言发展为载体,将历史、地理、人文故事、诗词歌赋和东西方文化对比这五个元素加入其中,以推动儿童结构性思维的发展。
把"家庭成长计划”的逻辑框架和主要内容交代清楚后,我再将其关键点总结如下:
1、目的是什么?
针对有困难(身体、情感或智性)的儿童及成人,从打基础(发展“平衡觉、本体觉和运动觉”)到促发展(发展结构化思维能力),自觉觉他、自助助人。
2、内容有哪些?
一方面优化身体运动本能,稳固基石并拓宽发展的入口,另一方面培养结构化的思维能力,推动心智的跨越式发展。
3、怎么组织的?
“年家庭成长计划”共三个模块(三条主线),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如下:
健康
目的: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形式:“学点医”微课
安排:4-10月,七大主题,每月第三周发布微课
身体运动本能
目的:优化身体运动本能,为发展打好基础
形式:成人百日筑基课程
反转课堂自主学习+作业+集中答疑+考试
安排:5-10月,前3个月自主学习,后三个月集中实践
针对儿童另提供“PMP运动觉知游戏”和“感官觉知练习”的示范视频,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节奏自行组织孩子练习。
结构化思维和学习力
目的:培养结构化思维,促进个人发展
形式(成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安排(成人):4-12月,每月精读一本书(自主阅读+集体研讨),同步学习“双法字理”和“词源学单词”
形式(儿童):声律启蒙课堂
安排(儿童):4-12月,每周日早8点,45分钟直播课
4、谁适合参加?
不管孩子的生理年龄多大,只要内在还是一个”笨小孩“,即身体运动本能和基础认知模式的发展有缺失或有不足,就能从家庭成长计划中受益。
对成人而言,不管你在国内还是在澳洲,不管你是父母还是老师,只要是“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规律有一探究竟的兴趣”,或者是“对困难儿童或特殊需求儿童的健康养育方法有需求”,且有意愿和毅力通过持续性的”学习、实践和反省”来获得觉知、成长生命、自助助人,那么欢迎你加入”儿童发展学习实践小组“这个学习型群体。
下面是我们的五点行事原则,在决定参与之前,我们希望和你就以下关键点达成共识。
1.这是一个学习型群体,目标是帮助困难儿童健康成长,我们不执著于某个流派或某种技术,重点在于通过学习来探索真相,并发展自己的最佳实践。
2.我们不是导师也不打包票,所有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天分与视角,都能贡献力量。我们将以带领和支持者的角色,与各位同学一起学习、相互促进。
3.不喊口号,不追风口,静下心来,力出一孔,希望所有人都踏实做好自己的角色,这样才是对彼此最大的尊重。不管是我们还是同学们,都对孩子肩负责任,故当勤学、苦练,多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希望我们这个集体自强自立自助,这才是收获觉知和成长的法门。在“修正生命、重获健康”的路上,没有速效药,我们要下定决心坚韧前行,积跬步以至千里。
5.对“儿童发展学习小组”的学习资源和年度活动,我们会一直坚持”尽量开源但合理收费“。收费是对付出的回报,但不过度逐利,教育的出发点是对生命的关怀,不是买卖。
5、报名和咨询?
时间
即刻开始报名,3月31日截止。4月计划正式启动。
费用
为便于新老同学按需选择学习板块,年我们提供三个学习方案:
方案一:参加“身体运动本能”模块,新同学¥6,,练习营的老同学半价复训
方案二:参加“结构化思维和学习力”模块,费用¥6,
方案三:全程参加“家庭成长计划”,优惠价¥9,
注:1)儿童健康养育关系家庭幸福,所以无论选择哪个方案,“健康微课”都免费开放给大家,不另收费;2)身体运动本能模块,即”成人百日筑基课程”的所有学习资源有效期至年12月31日止
报名或咨询
报名请直接扫码付款。咨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