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囤药都是活跃在互联网上的关键词。网络上流行着对症各种*株的药品清单,主角风水轮流转。
从热炒至上万元的新冠特效药Paxlovid,到对抗最新“XBB1.5”的蒙脱石散,面对大量感染的到来,更多的人每天定时守在各大互联网平台拼手速抢药。
多数时候,抢药不得不面临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局面,但往往越是如此,越会让人心态逆转,不惜想方设法重金采购。于是,一盒难求,价格暴涨,*牛出没,似乎成了每轮囤药潮里的市场“惯例”。
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无论是和多种药物有冲突作用的处方药,还是部分针对重症病人的特效药,甚至是辅助医疗器械、保健品,它们被全民哄抢的的同时,都应警惕其背后的风险。
以Paxlovid爆火为例,带动了仿制药流行朋友圈。但仿制药往往有着严格的管理规范,这些走俏市场的“平替”生产质量、渠道安全都面临质疑。
而“仿制药”在互联网上泛滥,既容易给不法之徒留下牟取暴利的机会,也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健康隐患。
除了购药安全风险之外,用药安全更加不容忽视。在短时间内判断症状归属、用药冲突、排药顺序、适用人群,都是与“抢药”紧密关联的专业储备,不具备这些专业储备的抢药,只能是事倍功半。
只有合理的备药、用药,才能保障患者在最需要的时候,药物在其身上能发挥最大作用,对后续医疗资源分配起到支援和保障作用。
围观此起彼伏的囤药潮不难看出,“有备无患”是大多数人应对不确定性的惯有心态,背后是对自身健康管理的严阵以待、一丝不苟。
但更能发现,应对突发疾病,全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饥渴、应对紧张和心理焦虑。缓解囤药焦虑,拆解抢药难题,众多环节位列其中。
上游生产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某种特定药品的供不应求是源头之战,从最初的口罩到后来的抗原,从连花清瘟被“神化”到布洛芬“退烧”,生产周期与销售周期的磨合始终是大问题。
概念股风起,药企陷入风波,流通销售领域同样乱象不断。因此保障正常的市场秩序和交易规则,查处药店乘风搭售,*牛趁火打劫,都不能有丝毫手软。
最后,是广大民众的教育与沟通。“阳过”“阳康”之后,对待疾病科学应对、理性就医会更广泛地成为共识。
囤药大可不必,抢药不能一再上头,我们需要遵照更多专业、权威、一手的科学防疫信息,包括关于每一种被热捧的药品的真实情况,各种医疗资源的有效衔接。
有备无患不等于有“抢”无患,确保科学用药、合理分配、市场有序,应该成为科学防疫的一部分,而非游离在外的一场拼手速、拼渠道的抢购大战。
北京商报评论员周科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