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见习记者涂瀚文文/图)中秋节期间,北京多家文旅单位、购物中心、市集品牌举办了创意市集、游园会等活动,以沉浸式体验点燃大众文化消费热情。一站式的娱乐、购物、社交场景吸引了众多就地过节的消费者前来游玩,“赶集”逐渐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新潮流。
爱上“赶集”的年轻人
“这块昌化石雕以汉制覆斗纽……”“唐代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记载了中国的水拓画……”这样的对话并非出现在博物馆里,而是在一场创意市集上几个年轻人的摊位前。
从中国风到欧美复古潮,从传统手艺到创意潮玩,众多领域的创作者与爱好者纷纷涌入创意市集,寻觅“同频灵*”与生活的更多交集。
消费者拍摄版画的制作过程。
不久前,以民间艺术为主题的第一届“新桥民艺市集”在北京朝阳区潘家园旧货市场内举办,现场热闹非凡,洋溢着人间烟火气。中国商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市集百余个摊位销售的商品各具特色,其中不乏生活中少见的非遗艺术作品——缂丝扇子、文玩葫芦、灯工玻璃、北京料器、古砖砚、麻草宣、锦灰堆、饾版印刷、印章篆刻、版画、剪纸、手鞠、皮艺、蜡染……融汇了古今中外的审美意趣。
“感觉就像把上百名优秀的知识型博主搬到了线下,在这里跟他们聊天真的太过瘾了!”95后消费者张女士告诉记者,亲眼看到自己喜爱的水拓画扇面实物,与摊主面对面交流蕴藏在斑斓色彩里的创作灵感,对她来说是一次独特的体验。
爱好丰富的“宝藏青年”在各自感兴趣的摊位前驻足,欣赏原创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把玩心仪的砚台、茶具等器物,围观现场篆刻、版画印制,亲身体验壁画临摹与做旧……在市集的一角,一位致力传承我国传统丝绸染织技艺的摊主还带来了一架织布机,吸引不少年轻人现场打卡、体验。
消费者在自己感兴趣的摊位前驻足。
“在这里可以更为自然地展示、传播非遗文化,别人看到感兴趣的东西会停下来聊几句,有些人还会进行深入了解。”青年艺术工作者、有矿篆刻主理人小孔对记者介绍,很多人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传统印章,对此充满了好奇心,她会在他们观看印章的时候讲解石材、形制、雕工等知识,分享自幼研习的篆刻艺术之美。“短短几天时间里和成千上万的人相遇,在交流中被大家的爱所滋养,是一件相当有趣而有意义的事情。”
有矿篆刻现场展示传统印章。
市集不仅是“用爱发电”
美食、咖啡、图书、手帐、潮玩、古着、手工艺、宠物用品……创意市集的主题五花八门,为众多创作者与消费者建立了联系,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成熟、专业的市集品牌。那么,从经营情况来看,创意市集是一门好生意吗?
记者采访了新桥市集主理人戈多。在创办自己的市集品牌之前,戈多在北京某文创园区负责组织文化活动,曾经策划过多场沙龙、脱口秀、戏剧演出等文化活动,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为公司策划组织了一场图书市集,这场市集大获好评,后来慢慢发展成一个热门的市集IP。连续筹办了几场市集活动后,戈多发现自己对此很感兴趣,也意识到创意市集很适合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运营,由此诞生了“新桥”这个品牌。
“新桥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市集品牌,迄今为止已举办了七场市集活动,还处在品牌建设阶段,我们的收入主要来自摊位费和门票,基本上在盈亏平衡线上晃荡,明年可能会有增收。”据戈多介绍,新桥市集现阶段更多地侧重于建立良好口碑,向摊主收取的摊位费很低,参加三天的市集活动一般仅需两三百元,票价也维持在消费者容易接受的价格区间,因此历届市集的客流量都比较大。“绝大多数摊主可以轻松回本,很多人还会收获较为可观的销售额,而且市集可以帮助他们结识更多兴趣相投的伙伴,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