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0/18 17:59:00
本文字烧脑指数:★★★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媒通研究院曾经,在纸媒*金年代,都市报在整个报业市场上一枝独秀,国内大型报业集团内所办的都市报几乎都是集团内的“经济巨人”。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凶猛冲击,而且没有机关报的*策扶持,都市报的*金年代,怕是再也回不来了。昨日,拥有17年历史的宁波纸媒《东南商报》在头版宣布,将在明年迎来重大变革,全面改革后的纸质版《东南商报》,将从原来的“天天见”,改成“每周五见”,每期印发56版。公开资料显示,《东南商报》是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都市综合类市民生活报,服务宁波,着眼长三角,日发行量曾超20万份。东南商报改革团队负责人对澎湃记者表示,改革将从年1月1号之后正式展开,改革后的《东南商报》将区别于之前的都市报定位,着眼于向财经类媒体转型,将会保留一份每周五出版的周刊,同时在各个新媒体平台发力,逐渐形成一个数十人规模的新团队。另外,在其当天的头版公告里同时发布了招聘启事,宣布招聘5名记者、2名智库研究院和2名会展及活动运营人员。《东南商报》的这个决定,肯定不会是短时间内下的决定,纵观当下整个媒体形势,这个动作其实不难理解。一,断臂自救求活路从年到现在,传统媒体的改革转型已经如火如荼进行了三年,其中不乏叫好叫座的例子,但对于大部分传统媒体机构来说,效果并没有那么立竿见影,甚至可以说收效甚微,新媒体的战场从来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一些长期缺少互联网基因的传统媒体,更多的情况是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市场疲于奔命,同时投入的加大也给自身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一些资金没有那么雄厚的机构,与其花钱还赚不到吆喝,倒不如轻装上阵,广积粮缓称王,谁说融媒体转型就一定得做加法呢?毕竟,确保自己能够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二,扬长避短战略转型对于现在的都市类报纸而言,他们的竞争对手早已不是本地的其他报纸,抢走他们市场份额和广告客户的并不是另一份都市报,更不是本地的*媒机关报,人家的活法跟你就不是一个路子,而是来势汹汹的各大新媒体平台。互联网时代,作为传统都市报机构,如果没有巨量的人力财力投入,想跟各大网络老炮儿抢地盘,无异于以卵击石,就拿现在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新闻时效性这两方面来说,都市报跟网络媒体的差距,根本不在一个维度,基本没有任何竞争的资本。变日报为周报,就是战略上放弃了即时新闻和短新闻,将重心往深度、优质内容转移的明确信号,一周出一期,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打磨内容,这对于快餐思维盛行的互联网媒体来说恰巧是非常缺失的,比不过的干脆放弃,身家性命全部放在自己的专场,精致化和杂志化,可能是都市报未来跟网络市场相抗衡最大的资本了。三,内容领域集体调头按照《东南商报》公告所说,转型后的报社,将从都市综合类市民生活报,变成一家“财经类主流媒体,主要服务于经济管理者、企业家、创业创新群体、都市白领和职场人士”。可以说这是《东南商报》的主动求变,不过在媒通君看来,这更是都市报的被动调整。因为,一切抛开时效性的生活报道都是耍流氓,碎片化的信息,需要碎片化的时间,这一点来讲,生活服务内容市场份额,基本已被各大自媒体和网络媒体瓜分完毕;同时,都市报在发出主流“声音”上尤其是舆论导向上,又无法取代各大报业集团核心地位的机关报,剩下的只有科技财经这一需要专业知识、又相对没有那么高的时效性要求的一条路可以走了,这也是为什么目前不少都市类报纸都在往这一领域发力的重要原因。其实,《东南商报》的这次改革并非首例,早在年,都市报的调整就已经开始,年11月27日,北京第一张娱乐为特色的都市报《北京娱乐信报》(下称《信报》)改为地铁报,同年《华夏时报》由日报改为了财经类周报。年5月,面临巨额亏损的《竞报》由日报变为周报,员工由原来的人缩为50人,最终于年5月休刊。往回看去,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在纸媒势衰的大环境下都市报首当其冲,细数这些年发生过剧烈变革的都市报,似乎都在沿着同一个节奏发展着,市场份额减少→广告收入减少→投入产出入不敷出→缩刊减员控制成本,也许一千个人眼中真的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对于都市报来说,一千家挣扎中的都市报却都有着同样的悲剧。《东南商报》不是第一家日报转周报的都市报,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家,随着生存的压力,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报社采取这种动作,在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周报已经出现了,月报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