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聂灿通讯员肖更浩黄文霞
盛夏之际,万物并秀。“深圳记忆”项目组暂缓东部的探寻,一路驱车向西,面朝南山前海的方向。此次,我们要抵达的目的地是位于蛇口半岛东南端,东临深圳湾,西望大南山,南边与香港隔海相望的渔二村。
发现城市文化脉络,传承深圳历史记忆。深圳图书馆“深圳记忆”项目自年末正式启动,旨在保存城市记忆,传承城市文化,通过采访征集、拍摄纪录片、举办展览、建设数据库等形式,加大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力度。
年“深圳记忆”文化项目,沿袭传统,以深圳社区村落为对象,将蕴含在村落中历史沿革、名人掌故、非遗民俗进行深度的走访和挖掘。深圳图书馆馆员与《深圳商报》文化记者同行,希望通过文献研究、实地探访、人物口述等方式多层面的整理记录,讲述历史的同时,用文字和图片的方式承载和传承地方文化,让更多深圳人了解这片土地上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传统。
渔二村的由来
渔二村,位于蛇口街道中部,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村民多为汉族,使用海丰方言汕尾话(属闽南语)。世居村民姓氏有敖、黄、吴姓等二十多个,民国时期分别从海丰县梅陇、联安、红草等乡村迁移至此地。
此次,为我们讲述的是渔二村老村长吴宜巧。吴宜巧告诉我们,先辈驾着莲船小艇,从广东海丰沿着粤东海岸顺水漂流,进行着传统的拉网捕鱼,最早追溯到年前后,有少数几家人在今天蛇口渔二社区所在的海边上岸搭草棚、盖松皮屋,后来逐步形成村落。年,粤东大饥荒,逃荒至蛇口的海丰渔民剧增,莲艇、箔船增至多条,人口逾人。建国之初,部分渔民逐步将家属迁至蛇口,十多户人东一间、西一户地居住下来,形成了渔二村的雏形。年,蛇口开展渔改,停靠在湾厦、桂庙、流浮山、稔湾等地的莲艇、箔船逐渐向蛇口集中靠拢,在蛇口能容纳十四五户人家居住的地方搭建木棚,成了迁徙渔民聚集的中心,渔二村由此而形成。年7月,西海(蛇口水产)公社改称蛇口公社,原蛇口二大队相应改称渔业二大队,“渔二村”之名即由此而来。
蛇口又有哪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吸引他们来此定居呢?吴宜巧表示,首先,蛇口至万山群岛海域属于珠江口渔场,海产丰富,相比海丰,这里海水较浅,且是咸淡水交汇,鱼的品质较高,又毗邻香港,矜贵的鱼获可以到香港去售卖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在捕鱼无法为济的时候还能从事水上运输或上岸打些短工来帮补家计;再者,解放前在祖居地仍会受地主压迫盘剥,相比之下,蛇口生活的水平较老家更高。
非一般的“水流柴”
深圳原住民除了广府、客家、闽潮民系之外,还有被称作疍家的水上居民,收录在嘉庆《新安县志》训典中雍正七年(年)《恩恤广东疍户》上谕中写道:“闻粤东地方,四民之外,另有一种,名为疍户····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疍户本属良民,无可轻贱摈弃之处。且彼输纳鱼课,与齐民一体,安得以地方积习,强为区别,而使之飘荡靡宁乎”。取木随水漂流的意思又叫“水流柴”。虽然渔二村志中写道村民年复一年地在海丰和蛇口两地流动,因此被称之为“水流柴”,却有着明显的差别。
“渔二村民和疍家人有什么不同?”吴宜巧老村长回答说,渔二村民农忙时仍在家乡耕作,只在农闲时来到珠江口打鱼作业,并不在船上居住,一个船2-3人配置,捕捞售卖后又返回海丰家中生活。和吃住婚嫁都在船上的疍家人不同,他们有些在家乡仍拥有村庄、祖屋、租来的耕地、祠堂等,仍保留了祖籍地的方言习惯,习俗传统。
吴宜巧虽年逾古稀,身体硬朗,表达清晰。在他的叙述中,我们才知道,当时的蛇口一片荒凉,海岸满布菠萝麻、“牢骚”树、“架爹”(方言,即红树),唯一成村庄的只有湾厦及后海、桂庙,“在解放前那漫长的艰苦岁月里,到蛇口求生存的二村祖辈,饱受了土匪流氓的欺凌压榨,艰难地生活着。他们除了渔业捕捞外,几乎所有能赚钱糊口的生计都有人去做,部分人弃渔从工,到香港九龙的纱厂做工。也有人参加革命工作,替游击队送情报,年4月,二村和周边村落的渔民用帆船、莲艇协助解放军渡海解放内伶仃岛。”
从莲船箔艇起步
莲艇和箔艇都是仅能容2-3人的小渔船,船上不能住人,一般每船有三个男人,家属都在岸上。起初从海丰到珠江口的大大小小的渔船有六七十条,分布在蛇口、西乡、南头大板桥、流浮山、稔湾等处。莲艇捕鱼方式为拉网,而箔艇一般在水深2米以内的浅海作业,渔民下水使用长约1米的细竹片将一小片海面围拢,留有几处豁口,在竹围的出口放置鱼笼,待退潮时,鱼群顺着水流进入笼子,达到捕捞的效果。年,蛇口开展渔改,周边渔民集中组成互助组,年转为合作社(时称初级社),当时宝安县政府把大冲附近的鱼塭(基围)也划拨给二村,箔船、鱼塭都是以放笼为主。
吴宜巧回忆到,到年重组成为“西海”高级社,提出向深海远洋发展,逐渐换成四五十吨大船,开始离开深圳的海域,南到万山群岛外,东到海丰、陆丰、汕头,西到阳江、台山一带去作业。渔二村最高峰时发展到有10艘机动船,总马力一千余匹。每船配16人,每次出海至少两三个月,最长一次行程到北部湾去了7个月。
出海都将燃油、盐、淡水全部加满,不靠岸可以维持半个月的时间。为了能多生产,都是省吃省喝,淡水是特别珍贵的,常常一整天只喝一口盅的水,水不用完不靠岸。向海谋生非常艰辛,四处是茫茫的大海,头顶是蓝天白云,收音机每天仅能用于固定四个时段收听天气预报,没有任何的消遣。“大家当时思想觉悟比较高,不多考虑个人得失,都充满斗志。”吴宜巧感慨道。
深圳非遗——“开丁节”
在渔二村,有一个特别的节日——特色传统节庆“开丁节”。渔二村开丁节于8年6月被列人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为徐业竹。
深圳民俗研究者郑浩胜随行采访,他告诉我们,相传开丁节形成于元朝。在海丰,生男孩(添丁)要庆周岁,凡生男孩的家庭,要于次年正月元宵节前后在神座前焚香点烛,并点上灯笼,然后挂在祠堂堂或家门口,祈求多生男孩,俗称挂灯、上灯,故开丁节又称开灯节。在蛇口定居后,渔二村民传承了海丰特色的开丁节。每到这一天,人们如在船上,便在船头点一盏灯,如在陆上,就在家族祠堂里点一盏灯,以示家中添了男孩,在过开丁节。
开丁节最重要的仪式,是请客人吃开丁茶。开丁茶是一种饭食,传统的开丁茶是将菠菜、芹菜、豌豆等蔬菜炒熟,吃时加爆米花、炒花生米,冲入滚热的茶水,拌匀即食。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开丁茶的用料日益丰富、讲究,一般选取菠菜、芹菜、豌豆、冬菇、木耳、粉丝、芝麻、花生米、爆米花、腊肉、鱿鱼、虾米、元贝等13种材料,或煮、或蒸、或炒,做熟后拌在一起,并熬制鲜美的肉汤替代旧时的茶水。凡来客,盛一碗菜肴,加入肉汤,便成鲜美的开丁茶。每到开丁节,家家户户挂红灯笼,插彩旗,一派节日的欢乐气氛,每家的亲朋均要赶来道贺,甚至连居住在海外的宗亲也不例外。
吴宜巧回忆,开丁节期间,每一家居民至少要准备多碗开丁茶,亲戚朋友多的人家,要准备两三百碗。开丁茶寓意吉祥幸福,前来的客人都要开怀大吃,客人吃得越多,主人越是高兴。旧时的开丁节,为庆祝男丁诞生而设立,被邀请进屋吃开丁茶的客人也是男子,以示“旺丁”。建国后,此俗逐步破除,被邀请吃开丁茶的人不再分男女。
乘改革东风
靠海的渔二村,除了打鱼之外,还经营船舶修配厂,水产品加工、渔具加工等各种副业。改革开放后,蛇口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渔二陆续发展海鲜、建材运输、异地养殖业。现村集体经济还经营厂房出租,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性收入、村集体经济分红、房屋出租等。
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深圳市经济特区农村城市化的暂行规定》,开始农城化改革。11月23日,蛇口渔二企业公司改组成立深圳市蛇口渔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全村共户人一次性转为非农业人口。今之渔二村,人皆富裕和睦、安居乐业,一派现代都市繁景。这正是:叹世艰事难,逐浪洗礼沧海儿男;看风调雨顺,铭碑激励桑田子孙。(图片由肖更浩、陈顼颢拍摄)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