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娟/文读白先勇先生的散文集《树犹如此》,特别喜欢其中他谈创作经验的一章。白先勇小时候生过肺病,为避免传染,要与人隔离开来。大把的时间怎么打发呢?就看连环画,看小说,独个幻想,这也许就埋下了文学最初的种子。十五六岁时,国文老师是作家,鼓励他可以投稿,并许诺他,如果你这样一直写下去,到二十岁就可以跟我一样成为作家了。这对一个青少年来讲,实在是极丰厚的赞赏和惊喜,于是,他便利用一切的时间,细心观察,体悟生活,双手不停顿地写了下去,之后才有闻名海峡两岸的著名作家。白先勇在书里写道,我写小说是以人物为主,每一篇都是写人的困境。因为人有限制,所以人生有很多无常感。在这种无常的变动中,人怎样保持自己的一份尊严?文学作品就是写人向路途上的挣扎,普通人说不出来的内心感受,作家就通过文字把它表现出来,让更多的人有触动,有共鸣,有同情,继而引发向善向美的愿望和期待,这便是最基本的情感教育,人性的涵养。前两天追了被称为中国当代神剧的《隐秘的角落》,才看一两集,便喜欢得不得了。剧情紧凑,演员演技在线,有悬念,有冲突,几乎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在外人眼里张东升是名普通的少年宫奥数班老师,下班即赶着回家买菜做饭,与别人的对谈里,他也是家庭幸福人生圆满,但当他回到家摘掉假发套后,那个惨不忍睹的秃顶才是他的人生现状。他放弃读博机会,背井离乡随妻子来到她的城市做上门女婿,由于一直没有稳定工作,很不受岳父母一家待见,与妻子感情亦日益变冷。在如此压抑的婚姻中,他原本是有选择的,可以直接止损出局,再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但他选择了另一条路,报复伤害他侮辱他的岳父母和妻子,却也赔上了自己的人生。这是人性幽暗的地方,令人气愤、惆怅,又无可奈何。作家何大草很喜欢唐代诗人王维,他去王维晚年居住的辋川旅游,写《辋川书》,仍觉不过瘾。王维为什么要在盛世隐居?又为何没有出家?他为什么总选择下策?他要的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日日夜夜盘亘在何大草的心头,是他动手写作《春山》的契机,他决定以小说的形式,试图勾画一个清晰的王维。他不再执著地追寻王维的前半生,他只截取王维购置辋川别墅后直至去世的时段,以非写实的笔法,通过与好友裴迪谈话的场景、松散的情节,探索诗人晚年的内心世界。王维30岁丧妻夭子之后终身未娶,他的食物以果蔬为主,屋舍清简朴素,退朝后即净室焚香、默坐独处,冥想诵经,完全过着禅僧的生活。裴迪对王维说:你丧父、丧母、丧妻,也从没在诗中滴过一滴泪。王维答:有些事,可堪一哭。有些事,哭不出来。在《春山》这本书里,王维总是非常的静,就因为这份静,所以他才敏感细腻,能听到月光在地上流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