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历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绿地控股上半年零拿地净利腰斩短债偿付
TUhjnbcbe - 2025/7/12 17:30:00
北京专科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陈然


  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低谷,绿地控股的日子也不好过。


  近日,绿地控股(.SH)发布年上半年度业绩快报。今年上半年,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归母净利润大降近5成,房地产业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99亿元,同比下降58.5%。


  业绩大跌,绿地控股在土地市场上也停滞不前,上半年公司无新增房地产项目储备,完成新开工面积85.6万平方米,同比减少91.3%,完成竣工备案面积下降17.1%。


  而且,经过前几年的大举扩张,后遗症也逐步显现,公司深陷偿债危机。截至今年3月底,绿地控股账上货币资金.8亿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合计.2亿元,资金缺口达.4亿元。


  为缓解债务压力,绿地控股董事长兼总裁张玉良曾公开表示,要在3年内出售亿元资产保障债务偿还能力。


  二级市场上,自4月7日以来,绿地控股股价一路下滑,近4个月累计跌幅近48%。截至8月5日收盘,该股价微涨1.66%,报3.07元/股。


  盈利水平跌至近十年新低


  继年业绩创新低后,绿地控股年的业绩并未好转。


  年上半年,绿地控股取得营业总收入约.36亿元,同比下滑约27.64%;总利润约91.34亿元,同比减少约42.15%;归母净利润约42.02亿元,同比下滑约48.97%;扣非后归母净利43.77亿元,同比下跌43.78%。


  对比年一季度来看,绿地控股盈利能力下滑明显,绿地控股一季度实现净利25.47亿元,二季度净利为16.55亿,环比下滑了35%。


  绿地控股解释说,在极端困难的外部环境下保持了企业大局稳定,但受制于各种“不同寻常”的不利因素,中期业绩才有些难看。


  年,绿地控股业绩遭遇滑铁卢,创下最低的业绩水平,首次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年绿地控股实现营收.56亿元,同比增长19.45%;归母净利润61.79亿元,同比下降58.8%;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1.67%和1.73%,盈利水平跌至近十年来的低谷。


  据公开数据,年,行业典型上市房企盈利指标虽然延续年下行趋势,但毛利率、净利率中位数仍为19.3%和7.7%,绿地控股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房地产板块销售额腰斩


  行业寒冬下,绿地的销售也一跌再跌。


  今年前6个月,绿地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99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8.5%,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49.7%。这一数据,明显超出克而瑞统计百强房企上半年销售下滑幅度,延续了去年四季度腰斩的颓势。


  年,绿地控股的房地产板块实现销售额亿,同比减少19%,而其归母净利润更是下滑58.8%。


  今年上半年,绿地控股无新增房地产项目储备,上半年完成的新开工面积85.6万平方米,同比减少91.3%,完成竣工备案面积同比下滑17.1%。其中,二季度新开工面积更是仅有26.3万平方米,较一季度的59.3万平方米继续下滑。


  销售不振,其在全国多个住宅项目被曝出维权,武汉、济南、赣州等多地的项目存在延期交付、涉嫌违规销售等问题。


  6月24日,绿地控股集团南通翰弘置业有限公司(绿地新里程开发商)被列为被执行人,被执行金额元。据天眼查信息显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绿地控股旗下子公司的司法被执行案、失信被执行、股权司法冻结等数目不断增多。


  6月7日,绿地控股召开年度线上业绩发布会,张玉良表示,尽管房地产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洗礼,但在这种困难环境下,绿地对房地产项目进行分类管控,全力协调供应链资源,围绕重点项目保竣工保交付,在上半年交出了“累计交付全国百余个项目共计面积.7万平方米”成绩。


  债务压力攀升加速处置资产


  绿地控股经过前几年的大举扩张,后遗症也逐步显现,深陷偿债危机。


  5月27日,绿地控股宣布6月25日到期的5亿美金债券展期,债务风险正式暴露在公众面前,也成为50强房企中唯一宣布债券展期的国资房企。


  除美元债延期之外,绿地还存在短债压力巨大、大量商票逾期等问题。事实上,绿地控股账面上的现金,远不能覆盖其短期债务。


  数据显示,截至年一季度,绿地控股的货币现金有.8亿元,除去受限制现金,其可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2亿元。同期,其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合计.2亿元。


  这也让绿地接连遭遇多个国际评级机构的集体下调“看衰”。5月30日,标普再次下调其评级,将绿地控股集团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CC”,同时将该公司未偿高级无抵押票据的发行评级从“CCC”下调至“C”。这意味着在第三方评级机构眼里,公司从项目销售筹集新的流动性以履行债务义务的能力风险加大。


  标普预计,未来12个月,绿地控股集团的离岸债务到期规模约为24亿美元,还有约96亿元人民币的境内债券和可回售债券,公司用来支持其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可用现金有限。


  压力之下,绿地控股也将“降负债”列为重点任务。据张玉良所言,公司正不断加强核心产业现金流管理。上半年,绿地控股进一步压降有息负债亿元,自“三条红线”监管政策出台以来已累计压降有息负债亿元,有息负债余额已下降至约亿元。


  张玉良表示,为偿债保信用,绿地集团计划今后3年出售亿元资产。“每年亿—亿,包含自持商业、办公楼和酒店等。其中,一季度已推出55个大宗项目,合计亿元。”


  近年来,绿地控股加快海外业务轻资产转型,年,澳大利亚悉尼绿地中心项目顺利竣工交付,回笼资金逾34亿元;年,韩国“济州岛第一高楼”梦想大厦项目竣工交付、加拿大多伦多绿地君峯公寓项目竣工交付及入住,分别回笼资金约41亿元和约22亿元;悉尼铂瑞酒店、日本千叶海港城等项目也陆续实现资金回笼。


  值得一提的是,绿地的自持物业似乎也并不算优质,出手恐有难度。据公告,截至年6月末,绿地的出租物业面积为万平方米,出租率仅为81.9%,较上年同期的84.8%继续下滑。经营酒店的客房数为间,但入住率更是只有50.7%,较去年同期的55.1%再度减少。


  绿地控股年一季报数据披露,期内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只有.2万元,年第四季度为11.7亿元。


  业内认为,在大环境低迷的情况下,卖资产的多,但真正的买家并不多见。而绿地控股的资产中,大比重以商业办公为主,且多分布在2、3线城市,这样的项目本就更加难卖。

1
查看完整版本: 绿地控股上半年零拿地净利腰斩短债偿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