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历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名师讲座丨张秀红高中教学历史时空观的培养
TUhjnbcbe - 2020/11/1 12:50:00
白癜风有什么危害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323913.html

张秀红老师是山西省长治市武乡中学校高中历史高级教师,省模范教师、省学科带头人、三晋名师、省教学能手。张老师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撰写了多篇教学论文,是山西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负责人。本资料由张秀红老师独家授权历史园地发表,诚挚感谢张老师对历史园地的支持!

讲座实录

导言(PPT中详细介绍,不必重复使用):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反映了育人目标的新要求。历史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包括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而历史时空观念则是其中最基础的核心素养。

讲课思路(PPT中用思维导图介绍,不必重复使用):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中最基础的素养,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历史学科特点、新课标理念和教学现状对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提出了迫切要求。在培养学生时空观素养的过程中要遵循“适阶、适用、适变”原则,策略方法灵活多样,基于教学资源完善助读系统,基于教学实施优化教学方法,基于教学内容合理整合教材,以达到时空观素养培养的最优化。

一、历史时空观念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立足历史学科特征

历史是对人类过去的记载,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存在于一定历史时空当中,并随历史时空的不断变化而发展演变。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辩证统一,是历史纵的联系,属于历史的时间范畴。而历史的事件与事件,局部与全局,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则是历史的横的联系,属于历史的空间范畴。

2.立足新课改新理念

随着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人文素养、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将更加成为历史学科所重视的方向。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更是集中反映了“学科核心素养”新理念。

3.立足历史教学现状

由于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结构、学科地位、教师素质和意识、学生基础和方法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学生普遍缺乏历史时空观念。首先,存在不少比重的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对不同时间、空间表达方式的辨别是比较模糊的;其次,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够灵活地进行横纵历史对比、联系;再次,学生的学习方法不足,记忆多理解少,大多在老师指导下理清,很少自己归纳总结,学生不知道从历史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教师在有关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方面不足。部分教师对历史时空观内涵的界定不够全面和完善,认为历史时空观无非是历史时序及历史地理空间,而较少的能将其进一步延伸开来。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力度及方法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力度不足,方法单一,以讲述为主,没有系统化,目标没有时空观水平程度要求,没有具体细化,没有落实到实处。

二、历史时空观的内涵

历史时间概念之含义有二:一是指年代的时间概念,如年这一年发生了“五四运动”,它属于表面层次。二是指逻辑的时间概念,如年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这就是逻辑的时间概念,它属于隐含层次。只有把年代的时间概念和逻辑的时间概念二者统一起来,才能完成完整而科学的时间概念。

历史空间概念的两个含义:一是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二是社会环境。

时间和空间两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时空。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不是相互独立的,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历史时空观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具体来说在历史时空观念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兼具发展、联系的眼光正确地认识历史、评价及思考历史。

三、历史时空观的培养原则

1.“适阶”原则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思维的发展是整个心理发展的核心,个体的思维在连续中表现出阶段性特征。每个阶段的思维特征也是逐渐出现的,而不是一次全部出现,由此可知,高中阶段各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也是有差异的。

另外,高中阶段各年级学生的历史学科基础方面存在差异,尤其高一学生,历史基础相对薄弱,习惯了“低幼化”的初中课程,难以适应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

高中阶段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要求也是有差异的,高一、高二是在“课标”指导下的学业水平学习,是新授课,而高三则是在“考试大纲”指导下的高校选拔学习,是复习课,高一、高二又有区别,高一是通识学习,高二则是选修学习。

因此,高中阶段历史时空观素养的培养要做到系统化,就要遵循好“适阶”原则。所谓“适阶”即历史时空观素养的培养要适合高一、高二、高三的不同阶段,在教学设计的深度、广度上要慎重,要把握好“进阶目标”。

高一高二新授课教学中,历史时空观的培养应注重“助读系统”的设计和短时段时空观的培养,如介绍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制作历史年表、选用历史地图等。高三复习课教学中,历史时空观的培养则应注重知识的重构和长时段时空观的培养,如必修选修整合、通史构建、主题构建等。

2.“适用”原则

所谓“适用”,即历史时空观的培养要恰到好处,要符合历史规律,要立足于知识的衔接与拓展,要与教学内容有较强的适切度,正如版新课标的要求,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

另外,“核心素养”即21世纪的关键素养,不是“全面素养”,是“高级素养”,不是“低级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空观的基本思路是“抓大放小”,“抓大”重阶段特征、重时空顺序、重基本脉络、重理解,“放小”轻记忆过细、轻死记硬背,忌“偏、难、繁、旧”。

3.“适变”原则

所谓“适变”是指要注重课堂的生成,根据学生表现调整策略,创设问题,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师讲座丨张秀红高中教学历史时空观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