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首新胡卫平王碧梅陈明艳
摘要
随着社会对创新型复合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旨在培养创新能力的项目式STEM学习活动正逐步在各个国家普及推广。该文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构建了项目式STEM学习活动模型,探索从知识到能力、从个体到小组的学习过程。通过教学实践,采用三角互证分析发现,STEM学习活动模型对学生的STEM技能有显著促进作用,活动模型创建的良好协作分工氛围有助于发展高层级STEM能力,有助于快速提升低水平个体的STEM技能。
关键词:文化—历史活动理论;STEM教育;项目式学习;STEM技能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项目式STEM学习是STEM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融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个领域的知识和思想后,项目式STEM学习旨在以动手体验的方式让学生设计、发现、合作、创造并进行问题解决,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人力资源市场输送STEM人才奠定基础。
从已有文献来看,目前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STEM教育*策、构建本土化的STEM教育模式等方面,形成了*策建议和模式探索两条并行发展的研究路线,而据詹青龙等人的可视化分析显示,国外近10年STEM教育研究主题丰富,已涵盖了理论探索、方法运用、学校变革、课程链接等多个主题。目前,我国仍缺少STEM教学实践的探索,赵兴龙等人认为STEM教育目标应和核心素养保持紧密联系,跨越STEM的学科特征本身需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终身发展的人。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一些地区(如上海等地)也已实施一些STEM学习活动,但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比而言,国外已有大量教学实证研究。从类型来看,基于工程设计的项目式STEM研究较多,STEM学习之所以突出工程,源于很多工程项目都可以被开发成为教育课程,供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工程设计,研究发现,学生在工程设计项目中更愿意学习与工程相关的科学和数学概念,促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从目标来看,基于问题解决的项目式STEM研究较多,问题导向的STEM学习可把知识与真实问题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中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形式来看,跨学科整合的项目式STEM研究较多,整合视角下的STEM学习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跨学科概念的构建与学习,课程开发者不仅要思考学科的核心知识,还要探索连接四个学科领域的大概念和共通概念。
研究表明,跨学科的项目式STEM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概念,如Merrill的“设计楼梯体系”项目、Horton研制的“地貌主题”项目等都旨在整合多个学科进行项目式STEM学习。可见,项目式STEM学习研究已形成一个集群,是学习跨学科概念、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强调活动共同体、中介工具在系统中的作用,可用于指导项目式STEM学习活动,它为分析教师和学生行为提供了模型框架,可以检验师生参与活动的投入度、工具使用效度、目标达成情况以及活动过程。本研究着眼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开发一个项目式STEM学习活动,探索项目式STEM学习的路径与效果,以促进相关学科概念的学习,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文化—历史活动理论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Cultural-HistoricalActivityTheory,CHAT)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古典哲学(如康德、黑格尔的学说),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辩证地探讨了生产资料的历史形式及作用,为维果斯基、列昂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