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教育·名师巡讲之横滨山手中华学校站纪实
年8月20日至8月22日,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吉林省侨务办公室和横滨山手中华学校共同承办的“华文教育·名师巡讲”培训班在我校成功举行。此次的教师培训是由我校第二年承办,主讲教师是来自中国长春师范大学的*宝国教授、盛丽春副教授和曹华副教授。三位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辗转于仙台、横滨、东京和神户四个教学点进行为期12天的巡讲,横滨教学点是他们此行的第二站。前来聆听讲座的老师除了山手中华学校的教师之外还有来自其附近周围地区华校的老师们,参培总人数达60余人。
(一)开班仪式
20日早上9:30,作为培训地点的三楼会议室已经是座无虚席。开班式上,横滨山手中华学校的张岩松校长首先对不辞辛苦、远道而来的三位老师分别进行了介绍,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同时也欢迎和感谢前来聆听讲座的各校老师们。*宝国老师也作为教师代表发了言。在接下来的两天半的时间里,三位名师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为大家讲学布道,分享他们在华文教育方面的一些方法和理念。合影留念之后,讲座终于在大家期待的眼神和热烈的掌声中拉开了帷幕。
(二)名师授课
首先为大家授课的是教育部国培专家*宝国老师,题目为《读懂学生:成为好教师的一门必修课》,*老师幽默风趣、声情并茂的讲授牢牢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通过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个个鲜活的教育实例,他把那些抽象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在讲座中,*老师首先指出了“读懂学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如何读懂学生的一些基本策略,最后谈了他对基础教育的一些理性思考。他指出要想读懂学生就要从尊重学生、解放学生入手,从而才能发现学生、培育学生,在此基础之上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服务学生,同时教师也要树立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意识,“手不离书”,让“学习永远在路上”。*老师的授课语言生动幽默,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是他用心观察不断反思与总结的结果,抑扬顿挫的语调中则饱含着他对教育事业所倾注的热情。在座的老师们或不时蹙眉沉思,或不时微笑点头,或不时报以笑声、掌声……大家在被*教师的个人魅力所深深感染的同时也与其所阐述的教育理论、方法和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之后的两场讲座中,*老师又分别以《我怎样教小学生写作文》和《差点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题向大家做了阐述。其中,在作文教学方面,*老师在总结其多年的教学经验基础之上,结合许多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了讲解,生动具体、别开生面。讲座从作文的基本要求讲起,通过具体实例讲述了如何通过不同的课型针对写作能力的不同方面进行训练,最后*老师还谈到了小学生的作文教学难在对其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教学则重在阅读和积累。在最后一次的讲授中,*老师则主要对其所提出的“差点教育”理论进行了介绍,从“尊重差异、研究差点、缩小差距、共享差距”四个方面展开阐述,提出所谓寻找“差点”就是要寻找学生的“优点”,教师只有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才能够达到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目的。在座的老师们跟随着*老师的思路不断思考与感悟着。讲座过后,*老师还与现场老师进行了互动,为老师们答疑解惑。
盛丽春老师的授课内容则围绕着“汉字教学”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从汉字特点看中华传统文化》、《汉字构形学与汉字教育》及《诗词曲赋中的汉字魅力》三个主题讲座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盛老师从汉字的特点讲起,通过大量地举例让大家直观地了解到掌握汉字的字形的演变及其初始意义对于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讲到了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以及所反映出的中国人的思维特点等。此外,盛老师还讲到了根据汉字的构型特点来优化学生的识字教学的一些具体的方法,并从字理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在最后一次课的教学中,盛老师则从文字画入手让大家先感受汉字的形态美,之后通过古典诗词的吟诵,让大家体会古诗词中的关键汉字所体现出来意境美和韵律美,从而让大家更深刻地领略汉字的魅力。盛老师细致入微的讲解和讲座中翔实全面的内容让大家都感到收获的满满都是“干货”。
曹华老师主要就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展开了系统的讲解,授课的题目有《文化触变中的文化认同与学习动机》、《中小学生学习特点及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和《文化认同视域下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教学策略》。这三个题目前后相衔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探讨了文化认同与学习动机的关系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等。最后,曹老师倾情献艺,用弹古筝的方法进行了演示。曹老师有着心理学、教育学、音乐学以及社会医学的多学科知识背景,在讲课过程中,她旁征博引,教育案例信手拈来,深奥的理论被她讲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让大家感受到了她将不同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后的怡然自信和游走于不同学科间的游刃有余。在座的老师们也被曹老师幽默且独特的授课风格所吸引,现场笑声掌声不断。
此次的培训中的一个亮点是,学员中有小至九岁的孩童,上有达七十九高龄岁的老者,从各科教师到事务部门的老师、部长、校长,大家都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了学习中。值得一提的是,山手中华学校的曾德深理事长,作最为年龄最长的学员,不光在每一次的讲座中都做了笔记,拍了照片甚至全程录了音,这种现身说法式的“活到老,学到老”且极度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三)课余交流
19日晚,三位老师不顾一路的旅途疲惫和风尘仆仆,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参观了山手中华学校的学校史料馆。张岩松校长亲自为几位老师讲述山手中华学校的风雨百年的校史。作为近代海外第一所华侨学校,山手中华学校是改写世界华文教学历史的学校,在世界各国华文学校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其中,中文是山手中华学校最大的特色,其宗旨是通过德育、智育和体育等多方面教育使华侨和华人子弟继承和弘扬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22日中午,山手中华学校理事长和校长等人陪三位老师在中国文化室共进午餐,同时也利用这最后的时机进行了座谈。三位专家积极为百廿侨校的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临别前,曾德深理事长还亲自题词将山手中华学校的校史赠与各位老师作为纪念。
正所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近三天的培训在不知不觉中落下了帷幕。大家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但同时也都感到意犹未尽。通过这短短两天多的培训,不但开阔了本土华文教师的教育视野,也丰富了大家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引发了老师们深深的教育反思,大家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更获得了精神上的洗礼。同时,校方也表示希望今后能够跟国内的专家学者进一步地保持交流和互动,加深了解,加强合作,不断地推进在日华文教育事业更上层楼。
(四)学员感想
培训结束不久,参训的老师们便纷纷向张岩松校长发信息表达了自己在这两天半的培训中的所感所想。
有学员写道:“非常感谢侨办、山手中华学校和三位专家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老师们超高的学术,精心的准备,热情的讲解,为我们带来了富含着丰富知识和学识的营养大餐,让我们身在海外的华文教师不但吸收到了教学理论和方法,更感受到了自己身负着应该为海外华人华侨子女带来优良的教学的重任。我们需要这样的自我充电的机会,我们会把研修吸收到的教学知识和理论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中,为华文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也有学员写道:“感谢三位专家给我们上了三天意义非凡的课。这三天的课,可以说受益匪浅,毕生受用。差点教育、汉字魅力、学习动机,每一个主题都让我深受启发。小至家庭教育、课堂教育;大至让我深为祖国的飞跃发展大为震惊。祖国不仅在经济科技上赶超他国,现在连教育方面也有这样别具一格的教育理论出现,在这样的格局下,我更应该在海外为华文教育竭尽一份绵力。”
还有学员写道:“三天的讲座内容丰富、主题明确。几位专家雄厚渊博的文化底蕴、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诙谐活泼的教学风格、不断探求勇于创新的学者精神、高成就低姿态的大家风范,一次次感动、感染着我们。几位老师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于这几堂课传授的知识、更多的是传递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将鼓舞和激励着我们用于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不忘使命,不忘初心。”
更有学员谈到:“我是含着泪听完了三天的课。我在想:怎么可以这么幸运,遇见三位仁人志士?怎么可以这么幸福,如久旱逢甘霖?怎么可以这么温暖,接收到来自祖国的教育关怀?你们的专注态度、你们的倾情奉献、你们的个性教学,于我是一盏明灯、一剂良药、一面旗帜!因为你们给予的太多太多,在以后的人生和教学中我还需要太多时间反思、品味、咀嚼。”
学员们这种珍惜学习机会,求知若渴、虚心向学的态度无论是对授课教师,还是主/承办方而言无疑都是极大的肯定和鼓舞。横滨山手中华学校作为一所具有年历史的华侨开山之校,一直肩负着秉承华侨精神,发展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承办此次的培训班既是一种荣誉,也是责任与职责所在,希望借此机会能够让更多的华文教师从中受益,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投身到华文教育事业的洪流中去,也希望华教事业的明天更加美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