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易冬冬: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原文刊于《艺术学研究》年第1期摘要
《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是刘成纪教授“十年磨一剑”的力作。作者以其更趋周延的美学和艺术观接引中国传统文化,写出了一部既回归中国历史本身,又融入了世界美学和艺术体系的大作。可从四个方面系统地理解该作:作者的艺术观、选择先秦两汉的重要性、艺术观念的特质、该作所彰显的“史”的特点。这四个方面相互涵摄,贯穿全书。该作折射出一种*治美学研究路径,符合先秦两汉的历史本相,与中国美学研究的“心性路径”不同。近年来,一些学人在对中国美学和艺术的研究中,仿佛有落入一种新的“范式”限定的趋向。虽然人们不再过多地集中于对美和艺术的本质的抽象讨论,但由于接踵西方一波又一波的理论思潮,掀起了对中国式的生态美学、生命美学、身体美学、审美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等次一级学科的探究。这些研究当然有助于丰富我们对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的理解,也让我们获得了更广阔的观照本土文化的新视角。但在这样的理论“移植”和“嫁接”中,中国本土的文化资源常常只是成为这些次生学科建设的质素,其史实又成了印证相关理论的普适性的材料。在理论和历史的错位中,中国美学和艺术自身的真实历史常常容易被遮蔽。而一些试图勾勒中国美学和艺术史流变的研究著作,由于受到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束缚,而不能真正彰显中国美学和艺术发展的真实状况和本土特色。这一美学和艺术学研究中“中西古今”的矛盾和论争,已逐渐成为中国美学和艺术学界的普遍关切。在此背景下,当代学者刘成纪教授前后耗费10年之久而著就的一部近百万字的新作《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1],正是回应这一关切。该作体大精深,以其宏阔的视角、详细的史实、高深的哲学思辨对先秦两汉的艺术观念史进行了精细的摹写,对五四运动以来近百年的中国美学史和艺术史研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未来中国美学和艺术史研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艺术观念史的研究模式。自该作出版之后,学者多有评论,围绕此书探讨了诸多问题,如王柯平的《艺术观念史与“魏晋起点论”》论及该作的多重历史观、艺术的三位一体说和对魏晋起点论的质疑。[2]薛富兴的《泛文化观视野下的中国古代艺术景观》主要是与作者商榷,认为先秦两汉的艺术观具有泛文化的特性,但只是一个历史阶段的特征,以及由此论说人类早期审美的普遍特征。[3]席格的《观念史范式与艺术史书写的第三条道路》主要论及艺术观念史研究范式的具体内容及其对艺术史书写路径的拓展和书写内容的突破。[4]这些评论,通过某一个或几个横切面,进一步揭示了中国早期艺术观念史的特质,拓展了当代学人在研究和书写中国艺术史时的视野。[5]笔者认为,正如其书名“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所昭示的,至少可以用四个问题来贯通该作。理解了这四个问题,才能真正理解本书的写作内容和目的,明白其在美学和艺术史研究领域的地位。四个问题分别是:该作所折射的艺术观是怎样的?为什么是先秦两汉?艺术观念特质到底意味什么?该作所彰显的“史”的特质是什么?同时,如何理解该艺术观念史研究所洋溢出的中国*治美学与心性美学研究路径的差异,也是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刘成纪著《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人民出版社年版一、作者的艺术观
有什么样的艺术观就有什么样的艺术史观,中国艺术史的研究必然是基于一种艺术观建立起来的。追溯以往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不难发现其中都或明或暗渗透着著者的艺术观,这决定其研究对象的选择、史料的剪裁运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一言以蔽之,决定其面对历史的态度。在本书作者看来,现当代中国学人大多秉持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所奠定的现代艺术观念,即强调艺术为美而在的自律性,其价值立场是人的自由与解放,立足于个体本位的主体性张扬。这种艺术观一方面在西方被后现代的一系列艺术观念和实践所解构;另一方面,以这种艺术观重构的中国艺术史比较狭隘,不符合中国历史的实然状况。而该作的写作,从远古、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再到两汉都贯穿着作者的一种更周延、更有弹性的艺术观。作者的艺术观是在现代艺术观的基础上,结合着西方后现代的艺术实践和观念而形成的。在作者看来,艺术可以打破审美无利害原则,走向与生活和功利的和解;它可以不纯是一种精神产品,而可以将技术包括进来;对现实不单纯是批判的,而可以指向合作与建设。这种艺术观跳脱出对艺术的本质主义规定的神话,有着更大的弹性空间,在肯定审美之于艺术的本质时,又使其不单纯为审美所限定。具体来看,作者并没有对艺术下一个准确定义,而是从四个方面来看艺术:第一,作为人工制品的艺术;第二,作为纯美的形式的艺术;第三,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艺术;第四,彻底摆脱实用功能,作为纯粹的精神形式。正是因为作者摆脱了“美”的观念对艺术的限定,赋予艺术以更广泛而周延的内涵,它将更多的对象,包括新旧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等纳入了艺术的范畴。在他看来,艺术不只是追求美和自由,还可以成为宗教、*治、哲学、伦理的象征,其审美中可以渗透着象征,在无目的中可以带出一种目的。由此,该书始终以实用、审美、象征三大基点来观照中国社会早期的艺术和工艺对象,由此不断深入地挖掘当时的艺术观念。如其对旧石器时代的器具所彰显的艺术观念所下论断:“旧石器时代对于器具价值的认定,除了实用、观赏、装饰之外,还是通神的,即它在超越层面最终指向了人的亡灵或自然神。比较言之,实用器的价值在器具的内部性能,观赏器的价值在器具的外观形式,装饰器的价值在映显人的审美趣味,祭器或礼器的价值则在昭示超越性的彼岸。”[6]事实上,这种更趋周延的艺术观,不仅拓展了研究对象范围,而且使之对历史有着更“同情的理解”,其叙史的内容和架构又由此明晰起来。又如在春秋时期,作者一方面认识到这一时期的艺术鉴赏家对艺术的审美价值有着充分的自觉,如“季札观乐”“伍举论美”以及孔子的一系列关于艺术的评论,同时也看到艺术所包裹的象征价值。如其谈论孔子的艺术观念时说:“尤其孔子,它重视诗、礼、乐的社会教化功能,但首当其冲的却依然是艺术给人带来的陶醉体验。也就是说,即便说孔子重视艺术的目的性,但这也是由无目的导出的合目的;即便说孔子重视艺术促进人向善的力量,但审美依然先行。他是以美导善,而非以美统善。”[7]如果不是有更宽广的艺术观,对春秋时期艺术观念的认知就会偏于单纯审美一面,或者偏于单纯的道德理性一面。艺术既可以是美的形式,同时也可以是“有意味的”,正是在“有意味的形式”[8]这一点上,艺术扩展了自身的定义,也真正走向了哲学。二、先秦两汉之于中国艺术史的意义
按照历史时期和哲学品格的不同,作者将整个中国艺术观念史主要分为三段,分别是先秦两汉、魏晋到中唐、中唐到清末。之所以首先并且重点选择先秦两汉作为学术的首要目标,除了因为这里是起点外,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艺术最能彰显本土特性,且基本上规划了后世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大传统和根本走向。而检阅以往的中国美学和艺术史写作,学人将学术的目光主要落在了魏晋和明朝中晚期,即便是对先秦两汉有所来源|MorganStanley
摩根士丹利于年1月26日发布了一份名为《消费:“服务”至上》的报告,报告称,到年,中国的消费格局将发生巨大变革。这场变革带来的结果是,服务为GDP创造的价值将超过商品。
根据摩根士丹利预计,到年,中国家庭人均收入将翻一番,而购买力将由35-44岁和55岁以上年龄段(年代出生的婴儿潮一代及其子女)主导,此外,到了年,消费重点将从现在的“年轻消费者”转向为“家庭需求和退休消费”。
以“情感健康”和“自我实现”为目标的消费将日益突出,消费者将越来越依赖一个“全自动化”的社会。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将引领全球。
那么这场变革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摩根士丹利认为有五个因素:收入、人口特性、技术、*策和文化,同时,报告也指出了消费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原文报告页,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获得报告下载链接。
以下为报告的部分摘要:
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国
在这份报告中,基于家庭收入和*策动向方面的变化,我们更新了我们对中国消费市场的预测。我们认为到年中国的家庭平均收入将从美元上升到美元,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为城镇化2.0、经济持续开放以保持中国供应链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持续的改革以吸引外资流入。
尽管人口老龄化会自然地提升消费率,中国的*策制定者也在努力地推进经济内循环战略以释放中国的消费潜力,主要目的是应对一个多极化的后新冠时代给中国出口带来的挑战。
推进这个战略的主要手段一方面为数字化,以提升电子商务在实物类和服务类两方面的渗透率,支持随时随地的消费;另一方面是通过改革消除影响消费的瓶颈因素,比如物流、进口税,以及户口等方面。
因此我们预期中国的消费市场规模将在下一个十年中翻倍,达到12.7万亿美元,这比我们年做的预测9.7万亿美元高出30%。
这意味着下一个十年里中国的消费市场规模将保持年化7.9%的增长率,成为全球消费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商品类消费市场规模目前已经超过美国为其全球第一大市场。如果把服务类消费统计在内,当前美国消费市场规模仍显著大于中国。但是如果我们的预测成为现实,即使是把服务类消费统计在内,十年后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
下一个十年里中国消费市场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服务类消费超过实物类消费。
我们现在预期服务类消费的占比将从当前的45%提升至52%,年化增长率为9.2%,超过同期实物类消费6.7%的增长率。
这一点跟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在西方国家,当家庭平均收入达到到美元时,服务类消费占比的提升就基本上停滞了,但是在中国我们观察到稳定的提升趋势,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独特的人口结构,中国持续多年的一胎化*策极大地加重了壮年人口照看年老父母的负担,因此带来了更多的服务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度数字化,使获得服务的便利性和快捷性大大增强。
哪些赛道值得投?
我们使用的投资框架:随着中国的消费市场增长从实物驱动转向服务驱动,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