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年版)》明确指明: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
1、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以上表述过于理论化,大部分学生来讲是很难理解的。生硬的记忆概念来讲是效果很难保证。教师在备课中需要对新课标标准的理论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学情进行解析。
时间和空间是构成历史的基本要素。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时,向学生讲清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至关重要。
以一轮复习”《宋代专职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为例。
每个新的历史时段的复习课前都呈现不同形式的时间轴,指导学生在自主复习中建立主干知识的时间轴并给出时空观念复习的要求。
古代史的学习中,对空间历史认知,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出具体地图认识时代变迁。
比如年全国新课标Ⅰ卷41题考过东汉十四周及唐代开元十五道的地方管辖对比。
试题中的图文信息与说明历史地图包含地理,*治,经济,*事,文化等众多信息.从历史教学与考评的角度来说,关键不是考生是否明白历史地图包含了众多信息,而是考生在日常历史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发掘历史地图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或阐释相关历史信息的能力.以下是两幅北宋和南宋的地图,在对比中认识两宋疆域、都城、少数民族*权等变化
为了加强学生结合具体历史史事理解时空观念学科概念的能力,选去了一段当前*治热点文章,让学生分析宋代为何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贫弱”代表。学生课堂回答梳理如下:1、以宋代枢密院及三衙两个机构的职权及关系,解读宋代并未做好“一系列制度之间运行机制的有效衔接”,即在屡遭少数民族侵扰的宋代没有做好调兵权及统兵权两机构的有效衔接,导致延误战机、战败不断地后果。2、以宋代为避免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遗患制度建设史实,解释宋代未调和好文官、武官两个不同利益团体的矛盾。3、宋代初期加强中央集权并凸显了其效果,但后代统治者并未随着时代变化及时调整*策,而是因循守旧,未使“制度发挥着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作用”。学生最后总结:国家治理能力减弱老师进一步补充:国家治理能力包括:制度的创新能力及自我完善能力这个练习初步强化了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效果还是不错的。
以下是摘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