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东,男,湖北随州人。吉林大学法学博士(法学理论,提前半年毕业)、武汉大学法学硕士(法学理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学学士(法学,提前一年毕业)。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兼任高研院价值建构研究项目主任,曾任邓正来教授(高研院创院院长)学术助理、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等职。同时,兼任多项学术丛书/译丛的编委或学术委员。
从今年(00年,小编注)开始,我取得博导资格,可以在复旦国务学院*治学理论专业招收博士生,同时在复旦高研院博士后工作站招收同专业博士后(在复旦*治学博士生的专业体系中,更适合我的专业其实是“*治哲学”,明年我会申请换到该专业)。
为招收到合适的博士生和博士后,现做如下说明:
一、作为导师,我不做什么
(一)我不会让你做关涉我个人利益的学术事务或生活私事,但如果我组织公益性的学术活动(席明纳、研习营、读书小组等),希望你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能以志愿者身份参与;
(二)我不会让你参与我个人的学术研究,因此,原则上不会与你合写论文,但如果你的论文发表以我的署名为必要,并且我的确为论文的构思和写作做出了实质性贡献,我可以署名第二作者;
(三)我不介意你上一个临近学位的专业背景,甚至我个人更欢迎法学、哲学、社会学等背景的硕士或博士跨专业申请;
(四)我不介意你将来是否一定从事学术工作,但至少在你读博或在站期间,希望你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
(五)我不介意你在公开的学术场合(口头或书面)批评我的学术观点,但希望你进行学术批评时保持追求真理的本心,同时在非学术性的私人场合,仍对我行弟子礼;
(六)我不介意你的家庭和学校出身,但希望你无论出身何种阶层、来自哪个学校,都能保有宽容、平和、积极的心态,并不因与个人出身有关的情感和情结影响你对研究对象的评判;
(七)我不介意你的价值观和*治立场,但希望你无论价值观为何、具有何种*治立场,都能秉持开放、包容、理性的态度,并能在学术上做到“有品格、有品位”,在为人上做到“通人情、不世故”。
以上后四个“不介意”后的但书内容,如果你做不到,不会影响我对你准入资格的评判,但如果你严重偏离以上标准,势必会影响你我关系的融洽程度。
二、作为导师,我能做什么
(一)指导内容
为明晰起见,我把我能提供的学术指导列入下表:
说明:
1.所谓“有实践观照的(*治)思想史研究”,主张(*治)思想史研究要聚焦于那些对关于(中国)现代*治秩序之“社会想象(socialimaginaries)”的形成具有范导性(regulative),特别是构成性(constitutive)影响的中西*治思想。换言之,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