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年顺德区中学历史新教师培训心得
顺德文德学校蔡斯雅
抓住年3月的尾巴,我们迎来了第一次新教师培训,非常感谢区教育局及省名师工作室陈维坚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进步的机会。这次培训陈维坚老师给我们这群初入杏坛的新人准备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除此以外,来自华侨中学的罗来纲书记、顺德一中的罗士祷、甘成质老师,亦给我们带来了非常精彩的经验分享与鼓励。
培训伊始,罗来纲书从理念新、定位准、格局大三方面提出了对新老师的希望。随后,陈维坚老师给我们明确了本次培训的计划及学习的任务要求,对此作了细致的要求,并且给予每位学员非常珍贵有效的《与青年教师谈“六课”》。之后,为我们带来了《守得云开见日出——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层次和路径的思考》讲座,干货满满。投身于教育教学以来,每天忙碌奔波于各种各样的事情当中,确实缺少对自身的反思。笔耕,能积蓄教师的能量,是滋养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头泉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在这里,确实让我意识到自己所存在的不足。虽然每节课后,课堂上的精彩瞬间,学生学习的情况,讲授过程当中仍然可以改进的地方,都会在我脑海里盘旋,亦会动手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及课件,但是,却没有动笔记录反思的习惯。故而接下来的这个学期,即使教学压力大,即使是只有三言两语,我亦要尽力动笔记录下来,慢慢把教学反思做到细致化和系统化,并在坚持一个学期后回顾给教学带来的变化。
下午,顺德一中罗士祷老师带来了精彩的《做一个“多心”的教师》经验报告,从教师和班主任两个层面,涵盖了罗老师从教30年来的为师感悟。如何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任课教师?如何上一节学生喜欢的课?如何做一个“有灵*的教育”的班主任,罗老师一一为我们解答。教师是专注培养人的职业,从罗老师的报告中,我学到了如何激发学生潜力,如何利用家长及任课老师的力量管理学生,如何用别人家的水浇自己的“田”。
而甘成质老师带来的《成长是一条弯弯的小河》,以其自身的经历为例,从专业发展、心态调整等角度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给我们这些教坛新秀提供了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具体做法,且给予了我们一定的鼓励,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最后,陈维坚老师对本次培训进行总结,从寻找目标,到制定计划,付出行动,再修改计划,坚持到底,守得云开见日出。
本次培训干货满满,收获颇丰,晚辈一定谨记教诲,砥砺前行。同时也期待下一次的培训,能够带来更多的收获。
见贤思齐,逐梦前行
——顺德区历史新教师培训心得(二)
顺德文德学校蔡斯雅
年4月9日,满怀期待,再次踏入美丽的华侨中学,参加顺德区历史新任教师教学技能第二次培训。本次培训,聆听了陈维坚老师关于好课的三个标准的解读。想要上好一节优秀的历史课,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要有一定的模糊性,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而之后陈老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不仅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高三二轮复习课,向我们展示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流程的五部曲,还在教学过程中演绎如何在课堂上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下午,参观了顺德档案馆,开拓了视野,了解顺德历史发展的脉络、历史人文概貌,通过各镇街独特的风情人情感受到顺德的独特韵味,并积累了具有乡土情怀的素材,对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有了新的方向。最后,听了李亚红老师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感悟,教师需要有理想信念,“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需要不断实践反思,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要具备成长意识、展示意识、作品意识。
孔子有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于漪老师曾说:她有两把尺子,一把衡量别人的长处,一把衡量自己的短处。作为一名新任教师,我深知自己缺乏教学经验,理论与实际教学的联系仍有待加强。而在本次培训中,我观摩到了不一样的课堂,时间虽短,但感悟深刻,收获满满。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一)教学生,不是单纯灌输知识点
本次培训,陈老师引领我们真真正正走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我清醒地认识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是如此精彩,为我今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源头活水。陈老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时,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在小组研讨与集体交流中,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亲自探索实践,既达到教学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师生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便于学生掌握。同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反思并考虑如何修正、提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虽然一直以来,我所接受的都是新观念,知道一节优秀的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但在实际教学中,留给学生独自思考的时间并不多,往往还是仅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兴趣、能力、情感、社会意识的培养仍有待努力。可只有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愿意和老师一起进行一场精神上的历险时,老师才能够真正地走入学生的心灵,否则,老师只是把学生当成“课堂道具”,学生跟老师对话只是为了迎合老师。任何一种教育,终极目标都应该指向人的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中心的人的全面发展,历史教育也不应例外。在一堂课结束以后,不妨问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这节历史课你收货了什么?”,从学生的回答中,反思课堂存在的不足,不断研究,不断完善。
(二)细入毫芒,奖励并行
从第一天培训开始,不难发现陈老师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不论是本次培训每日日程的安排还是小到开会前座位牌,水,纸巾,还是学生的成绩波动、作业完成情况,乃至课后学生细微的行为习惯,陈老师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