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博物馆研学课程设计环节
首先,要理清研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研学课要让学生学到哪些内容。学到什么程度,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深度是截然不同的。其次,以何种形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达到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可分为7个环节:课前引入、场景讲解、思考探究、实践体会、交流分享、知识拓展、回顾总结。1、课前导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不同的引入语言。面对低龄段的可以用儿童化的故事情境来导入。面对初高中学生可以使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导入。
2、课中研学研学的本质是学,因此在博物馆教师不能照搬给普通游客的讲解词。学生们的知识增长往往来源于好奇心。一个引发思考的小问题可能会给孩子打开一扇全新的窗。因此教师必须在设问上下足功夫。
3、课中探究单纯的讲解还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必须深入思考才能探寻知识的脉络。孩子们在场景讲解之后肯定还有不少问题。可以给孩子们自由提问的时间。在此环节也可以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当小小老师来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活跃气氛,增强趣味性,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欢快的氛围中融会贯通。
4、实践体会利用博物馆的现代设施比如3D影院,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的可以设置让学生亲自动手的项目,比如推石磨等。增强孩子们的参与度,而不是让孩子当被动的接受者。
5、交流分享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本次研学的心得体会,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让学生回到学校之后再进行。在博物馆进行的好处在于,趁热打铁,在周围的环境氛围下进行分享,会加深印象,有更佳的学习效果。6、拓展知识
本次研学尽管即将结束,但启发性的有深度的相关知识的扩展会带给孩子深度的思考。扩展知识可以给孩子铺垫更广阔的成长之路。7、课后总结
照应开始的引入,有始有终。梳理总结本次研学知识,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为博物馆研学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三、博物馆研学活动应注意分龄设计
博物馆研学活动要注重分龄设计。小学阶段要体现趣味性和故事性,让学生了解基本内容和有关背景;初中阶段要体现实践性和体验性,让学生理解基本观点;高中阶段要体现探索性和研究性,引导学生提出观点和深入思考。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博物馆研学的本质是实践育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作为负载历史的公共场所,应该成为孩子们喜闻乐见、流连忘返的地方。要想充分发挥博物馆研学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就不能不重视研学课程的设计和细节,无论是整个流程的安排还是具体的细节,保证孩子们在博物馆里收获满满。ENDABOUTUS-关于我们-未名研学,北大校友创设的科技型教育公司。公司秉承“研学求真、实践育人”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为K12阶段的中小学生提供研学实践教育整体解决方案。
业务范畴:
研学旅行
营地教育
周末游
综合实践
冬夏令营
安全学堂
父母学堂
亲子游
高端课程
团队定制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