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本文由《职业技术教育》授权发布作者:霍丽娟摘要
数字化转型时代,技术赋能产业加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互联网+""人工智能+"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新动力和新焦点。职业教育学习空间设计应以支持或提升职业训练的完整性为中心,突出融合性、产业性、多样性、开放性和先进性,按照产业、教育、空间、技术四个维度进行优化升级,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有效衔接。职业教育学习空间建设应加快产教融合促进教学资源转化,构建富含产业新场景的学习空间集群,在技术生态的支撑下创新职业教育课程供应链,促进空间融合,深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不断提高学习空间的适配性,加快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职业教育;学习空间;空间融合;IPST框架数字化转型时代,技术赋能产业加速推动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新动力和新聚焦点,不仅需要将工作过程中知识技术的更新迭代和流程再造及时融入教学内容,反映技术革命从生产端、产品端、供应链端、场景端、营销端的变革,更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统筹教育目标、学习者和学习空间,创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与学全过程中学习成效的提升。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大规模在线学习打破了时间、空间界限,扩展了学校的边界,加速推动了企业要素融入、技术平台升级和教育资源优化,深化了“三教”改革。构建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学习者与环境、技术与方法等各要素间和谐共生的学习空间,优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应成为数字化转型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
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年)》明确提出,以“信息技术+”赋能专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和“智能+”教育新形态,引领职业院校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教职成函[]3号),主动承接信息化标杆学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任务,带动院校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重构学习空间,开展深刻的课堂革命。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将会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不断拓展职业学校的边界。这其中所蕴含的信息技术赋能、产业要素融入、师生关系与师徒关系叠加等内涵要素,必将极大地推动学习空间的变革,成为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关键要素。因此,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赋能教育的背景下,对数字化转型时代职业教育学习空间的要素形态、设计理念和基本特征进行再认识,探讨其框架设计及构成逻辑,对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1
职业教育学习空间的再认识
数字化转型时代职业教育学习空间设计的理念、框架及策略学习空间一般是指用于学习的场所[1],既包括物理的学习空间也包括虚拟的学习空间。其中,物理学习空间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空间。正式学习空间包括传统的教室、图书馆等学习场所。非正式学习空间包括走廊、休息室或校园的各个角落。虚拟的学习空间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包括网络社区、在线学习资源库、慕课等。职业院校的物理学习空间还包括理论与实训、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场所,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等为学习者提供实训、实习体验的学习场所。职业教育学习空间设计应围绕支持或提升职业训练的完整性来进行,职业教育学习空间需要满足不同教学场景之间的无缝切换,不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