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学研究展正在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是对版画系的历史做回顾性展示,及当下新面貌的介绍。六个工作室各挑选一至两门经典课程,阐释各自的教学理念、展示近年来的教学成果,并展出86位优秀在校生和毕业生的件作品。
展览前言
中国的版画艺术,滥觞于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在李桦先生、彦涵先生、王琦先生、古元先生、*永玉先生等众多版画大家的努力下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
中央美院版画系有着光荣而悠久的历史,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创系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本展览拟对版画系的历史做回顾性介绍,并以六个工作室为线索,阐释各自的教学理念,展示代表性的课程和教学成果,推进版画事业与教学的发展。
此次展览,由版画系六个工作室,各挑选一两门经典课程,择优秀在校生和毕业生约六十位,作品百余件,集中展示版画系的教学理念与成果,并以版画系历史上的各个主要缔造者之间的学脉传承与发展为线索,勾勒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教学与研究方向。
作为国内率先设立的高校专业版画科系,—年,版画系设立李桦、王琦、古元、*永玉四个画室,开创了借鉴西方画室制、传统“师徒制”探索个性化教学体制的先河。后来画室制度过渡为工作室制度,系内设立木版、铜版和石版工作室;年又在中国率先成立了丝网版画工作室;年设置摄影工作室;年版画系在系主任吴长江的带领下成立中国传统版画工作室,并筹建版画材料与新技术工作室。
自年苏新平任系主任开始,根据《版画系导师教学改革计划》,导师工作室取代了原有的版种工作室成为版画教学的主体。导师工作室制与原有的版种工作室教学模式最大的变化就在于:版画技术的差异性让位于艺术观念的独特性。随着导师工作室的完善,版种工作室在此基础上也得到了更新,近二十年以来逐渐发展成为第一至第六工作室,涵盖了当代水印版画创作、版画材料语言拓展、木刻艺术语言转换、实验性版画、书籍插图、版画与新媒体等学术方向。这一更新执守传统与当代的两端,既保持中西方传统版画、现代创作版画的教学基调,也研究当代版画在新时代立足于现实和未来多元发展的可能性,以期为培养具有丰厚传统文化素养、开阔学术视野与创造性思维的艺术人才而努力。
导师工作室的建立有利于艺术思想的传承和保持国内学术引领的地位,同时也是国际化的艺术教育模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引领下,中央美院版画系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广泛拓展在国际中的影响力。年系主任王华祥筹备并建立“国际学院版画联盟”,搭建起国际版画的高端平台。国际学院版画联盟的建立使中国版画人和中国版画教育由一个模仿者,变为与国际对话者和引领者。年初,在王华祥主任的领导和版画系的努力下,中央美术学院正式成立“国际版画研究院”,对国际间版画教学、版画创作、版画展览、国际交流、版画技术开发、国际版画发展动向进行了大力推进和深入的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建立与发展是时代的选择,也正是因为众多前辈艺术家对版画的执着和热情,使得版画找到了让它得以滋养的乐土。如今,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立足传统,更力求在全球化语境下寻求新的突破,“让传统走的更近,让实验走的更远”,为中国版画发展的整体格局贡献力量。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
王华祥
年3月
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版画系第三工作室展厅(局部)
版画系第三工作室
教学方向和理念:
本工作室立足于西方传统版画研究和艺术史的发展规律,以木版和铜版为主要实践手段,通过完备的教学体系让学生掌握坚实的版画本体语言和优秀的艺术表现力。在此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语言维度,提升他们艺术创造力和社会洞察力。使学生具备纵向的“历史观”,横向的“世界观”和深度的“个人观”,能够成为有文化、有艺术素养、有精神追求的版画艺术家。
工作室人员组成:
工作室主任:李晓林教授
工作室教师:王华祥教授
工作室教师:孔亮副教授
工作室教师:李*讲师
优秀课程介绍
一个形象的三十二种刻法
课程概况:“三十二刻”自王华祥教授创办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教学历史,该课程要求学生依据同一个形象做画面推演,在逻辑和直觉的作用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形式语言。现代主义在西方美术史上是个性化的开端,每位艺术家都在寻求和他人的不同。“三十二刻”也是如此,它遵循了“形式就是创造”的现代主义价值观,让学生立足于艺术本体,最终实现语言的独立。
教学步骤:
1、选择和自己有关的、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图像。
2、利用木刻语言,以写实手法完成第一张作品。
3、第二张依据第一张做黑白灰的调整与概括。
4、明确前两张的逻辑,第三张做进一步画面推演。
5、以此类推,但不要预设画面,直至课程结束。
教学要点:
1、黑白秩序——对黑白灰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变”都建立在画面的黑白秩序上,每位学生在刻之前,需画简要的黑白稿。
2、逻辑与“变”——要有清晰的画面逻辑,每张的“变”都和前面有关联,保持思维线索的完整性。
3、直觉与判断——对画面的优、缺点要有判断力,对木刻材料要有感受,对刀痕要有很好的直觉。
4、理性与感性——发挥逻辑的理性作用,并控制主观情绪的释放,实现二者平衡。
5、“新”的审美。要有对新元素的察觉力,发现它的美与可能性,并在之后的画面做进一步协调。
6、画面与心理——对画面的黑白语言要有触动,对变化的刀痕要有感动,复杂和莫名的语言要对应人的心理需要。
教学目的:
经过该课程的训练,学生不仅能成为出色的木刻家,也能在语言创造上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创造力是艺术家不可或缺的能力,它集中体现在形式语言的个性化上。这就是“三十二刻”的训练目的,它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形式创造的方法,建立自己的个性化语言,也为今后的创作提供了独特的思维方式。
展览作品介绍
李欢,毕业创作
木刻
39×49cm
年
李欢,毕业创作
木刻
39×49cm
年
李文鹏,毕业创作
木刻
93×92cm
年
李文鹏,毕业创作
木刻
93×92cm
年
吴慧,毕业创作
铜版画
45×60cm
年
吴慧,毕业创作
铜版画
45×60cm
年
周婷,毕业创作
铜版画
年
*智宇,黑白转换
油画棒
22×15cm(不等)
年
*智宇,黑白转换
油画棒
22×15cm(不等)
年
卢标,黑白转换
宣纸,书法笔
10×12cm共9幅
年
*思颖,三十二刻
木刻
22×15cm(不等)
年
李劲弈,三十二刻
木刻
22×15cm(不等)
年
欧苑婷,三十二刻
木刻
22×15cm
年
徐艺苗,三十二刻
木刻
22×15cm(不等)
年
图文/王华祥、李晓林、孔亮、李*
编辑/李小薇
审核/孙亚南、米杰
正在展出
主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景德镇陶文旅集团
承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学术主持:苏新平
艺术总监:吕品昌
策展人:王华祥冯梦波
执行策展人:冯梦波*镇
展览统筹:*镇谭斌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
展览时间:
年3月26日—年5月26日
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参观须知
TaoxichuanArtMuseumofTheCentralAcademyofFineArtsguidelines
开放时间
OpeningTime
周二至周日下午3:00--晚上10:00
TUE--SUN3:00p.m.--10: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