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学本科教学走向田野,是历史学学科本位的要求,它能避免对史料的一些误读,把乡民的生活经验提升为学术新观点。本科教学走向田野的实践,包括课堂讲授田野实践的理论与方法,编写田野读本,组织学生走进田野,在历史现场阅读史料,并按文本形成时间重新排比史料,分组讨论与集中讨论等内容。数年的田野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对历史学最根本的思考方法的重视,教会了学生正确对待文献、口述、仪式等各类文本的办法,培养了学生重视历史现场,重视文献自身脉络的文献收集方法等方面的素养。
关键词:田野;文本解读;本科教学;历史学
▲*国信教授
年代以来,国内历史学的学术研究重新兴起了走向田野之风。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与研究,近年来,我们在中山大学历史系的本科教学中,也开始推行走向田野的尝试,并获得了一些经验与体会,现不揣浅陋,求教于大家。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田野,是学术意义上的田野,是一个与书斋对应的概念,它包括我们走出书斋外的进行考察的乡村与城市,并非狭义的田间地头。
1目的历史学本科教学走向田野,是历史学本位的要求。历史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两千年前,司马迁著《史记》时,已总结出历史学的基本特征就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即读书与实践二者并行。不过,乾嘉学派兴起且成为学术主流以来,历史学慢慢变成了书斋里的学问。我们高校的历史学系,历史学本科教学也变成了主要由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满堂灌式的教学形式。
但是,对于有着广泛的田野经验的历史学者来说,停留在书斋里研究历史,会造成许多对历史的误读。走向历史田野,是避免误读史料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国内南方某著名历史名胜,因“某某洞”而闻名,但该名胜所在地并无山洞,该景点的管理人员遂在其建筑物的后山上,人工开凿一“山洞”,以使该景点“名副其实”。但我们进入该历史名胜所在地后,发现其地形是四周环山的一个小盆地。历史上,这样的地形,广大南方人民都是直接命名为“洞”或“峒”的,南方山区的史料中,关于“洞”的记载,基本上都是这种地形。可见,该名胜点根本无须开凿山洞。基于这样的理解,近年来,我们坚持历史学本位,在历史学本科教学中,要求大二学生有组织地全部走向历史现场收集历史材料、展开口述调查、研读各类文本,从而有效地理解历史,以实现陈寅恪先生数十年前即已提出的历史学学习与研究须具“同情之理解”之目标,同时加深学生对现实的认识,从现实理解历史,从历史解读现实。实际上,更重要也更有趣的是,乡民的某些生活常识,对于从书斋里走出来的学者来说,说不定就是一种石破天惊的学术新发现。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史教科书关于中国经济史的内容,受古典经济学理论影响极深。古典经济学关于市场兴起,有一套极富逻辑美感的理论。它指出:由于生产发展,产品剩余,人们开始有了交换的需要。因此,在交通要道等人口众多的场所,就形成了市场。但是,根据厦门大学刘永华教授的田野经验,①以及我们自己进入乡村的考察,发现这一理论至少还存在一个中间环节没有落实,这个环节就是,这个“自发形成”的市场,是有交易欲望的人们,自动聚集形成的?还是有某些力量组织建造起来的?其实,有一次,我们走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民乐村的延陵村,走进其中的吴氏祠堂,发现墙壁上贴着该祠堂的收支明细,它显示,该祠堂大概90%以上的收入来自市场铺租。这就表明,该祠堂控制了当地的一个市场。根据访谈,我们发现,果不其然,该市场是由该祠堂投资兴建的。
▲延陵村村民庆“天后诞”
类似的故事,我们还在广东韶关乐昌县廊田镇的村子里也听到过,不过更为详细,据当地人说,清代中后期,当地盛产粮食,其中一个家族发现商机,就择地建起了市场,出租商铺,并管理该市场。这些故事说明,作为交易场所的市场的形成过程,并非由古典经济学用“自发”一词一笔带过就可以说得清楚。这一“自发”当中,有具体的力量因为具体的利益而参与,并形成此后市场运作的基本架构。这个例子说明,其实市场的具体形成过程,对于乡民来说,就是他们的生活常识,但对于关于中国古代市场的形成理论来说,却是一个重大发现了。这样的发现,在书斋里是比较难得到的。
还有一个关于自梳女的例子,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一般关于自梳女研究的问题意识,常来自性别史。而性别史研究受女权主义影响至深。在这样的话语背景之下,自梳女这一现象,常常被解释为女性对旧制度的反抗。但是,在走访了十多位耄耋鲐背的自梳女后,发现她们当年自梳,跟反抗男权或者反抗封建,基本上没有关系。②这些女性自梳,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清代中期以后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发展,女性劳动力可以为家庭带来额外的收入,珠江三角洲长期流行“家无自梳不富”的俗语,因此,许多女性都在家庭的压力下选择了“自梳”的道路。二是传统时期的“金兰会”,成为了监督女性“守身如玉”的一种社会压力。三是当地风俗,弟妹结婚时,如果姐姐还没有结婚,姐姐就需要“自梳”,以免贻误弟妹的婚事。如果妹妹已嫁,姐姐就不能出嫁。这样看来,这些自梳女,反而是因为“男权”或“封建”而自梳。
▲自梳女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在书斋里读历史,常常会因缺少对历史故事语境的了解,而容易产生误读,也会因此而丢失许多看似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发现。基于此,年代以来,在继承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开创者梁方仲、傅衣凌先生的学术传统的基础上,我们系陈春声、刘志伟教授和当时香港中文大学的陈其南教授、牛津大学科大卫教授、耶鲁大学萧凤霞教授、厦门大学郑振满教授一起,开始走向田野开展历史研究,形成了后来被学术界称为“历史人类学”的研究风格。这一流派的研究取径,和国际上并无定论的历史人类学学术风格既有同亦有异,按照温春来教授的总结:
所谓“华南学派”的“历史人类学”不同于西方任何历史学家或人类学家所定义的“历史人类学”,它是根植于中国既有的学术传统(主要是以梁方仲与傅衣凌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经济史传统),同时又积极与国际学术界对话而形成的研究取向,主要有如下特点:1.鉴于国家制度与国家观念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必须重视对典章制度(尤其是关于赋役、祭祀、基层行*、科举、学校等方面)的了解与研究,这也是理解传统乡村社会的基本前提。然而,制度史研究并不只意味着考辨条文,还要去考察其具体的实践过程与场景。2.积极收集、整理族谱、契约、碑刻、宗教科仪书、账本、书信等民间文书和地方文献,力图建立并发展起有自己特色的民间与地方文献的解读方法和分析工具。3.强调走向田野,在历史现场解读文献。相对于只在书斋或图书馆的苦读,这种方式可达致对历史的更亲切认知,并有可能体验到历史在当代的延续与影响,从中激发出不一样的思考。此外,在阅读中遇到的困惑之处,如果联系田野场景并辅之以实地调查和访谈,或可收到解惑之效。4.在搜集、解读文献时强调不破坏文献本身的系统与脉络。并初步就此发展出了一套方法。5.对一个村落的历史与现实的仔细考察、体验与研究,可以深切感知一个具体的社会是怎样组织、延续与变迁的,这样的经验与感觉对研究历史是弥足珍贵的——即便研究者的兴趣是一个很大的地域甚至是整个中国。6.对文献、口碑、仪式等各种文本,不但重视它们表达了什么,更重视它们为何如此表达,强调对历史的当事人自己的认知与表达应持一种尊重的态度并尽量去予以理解,而非用他者的视角去对之进行分类、评判、肢解与归纳。7.不同类型的文献(如正史、*书、地方志、族谱、碑刻等等)、口述资料、仪式活动等表达了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但却并非全然无关的历史,应同时注重这些不同的历史表达,并将之整合在一起,以期呈现富于立体感的历史。8.在坚持历史学本位的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与其他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对话。建立从中国社会自身出发的方法体系和学术范畴,是一个长远但却必须去追求的目标。③
作为一种继承传统,却又有所创新的学术风格,对我们理解与认识历史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我们觉得,历史学的本科教学,也必须回归到历史学本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向田野,以达到培养学生在具体历史语境中,准确阅读与理解文献能力的目的。
2实践作为历史学研究“华南研究”的代表性学校之一,在我们系开展历史学本科教学的田野调查,基本上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年以来,我系将历史人类学的方法推广到本科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历史现场阅读与研究历史,实践陈寅恪等老一辈历史学家的“同情之理解”理念,希望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具体而言,我们的田野教学实践,主要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的短学期。在这一学期,让学生选修“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等三门田野实践课程。“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课程,首先将展开一至两周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田野实践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然后由任课老师、助教一起带领学生前往相关调查点,进行实践教学。实践阶段结束之后,学生回校分组讨论、撰写调查报告。具体说来,“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安排是:先由承担课程的五位老师花一周到两周时间,讲授族谱、契约、碑刻、传说故事和宗教科仪书等民间文献的解读方法以及进行实地考察应注意的事项,并组织博士生助教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加深学生对在历史现场阅读民间文献的认识。随后,发放由任课老师与助教编定的田野实践读本,带领学生前往本系本科考察研究学习。每天上午在教师和助教指导下考察当地自然环境以及具有较深文化积淀的祠堂、民居等古建筑,访谈百姓。下午将学生分成4~5个小组,由助教指导学生阅读与当天考察有关的田野读本中的材料,将田野中所获取的信息和田野读本中的历史材料结合起来。晚上,召开讨论会,分组发言,报告白天的收获和小组讨论的成果。由课程老师对发言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和提升。
▲广东佛山康氏宗祠
我们的田野读本,主要内容包括考察地点的自然地理材料,以及与考察地点相关的正史、*书、地方志资料,更有考察地点祠堂、庙宇、码头、渡口等地的碑刻,考察地有关家族的族谱,契约,当地人的文集、账本、日记等等资料,一般而言,我们会将这些材料按照考察时间进行排列,以方便学生阅读和讨论。每天的考察,则要求学生进入考察点,在现场考察、观看、阅读相关材料,同时寻找当地的百姓进行访谈,将访谈与阅读、观察相结合,理解当地发生的历史。每天下午的讨论,我们要求助教带领学生分组全面总结当天考察看见所闻所访所谈,并且完整阅读田野读本中的当天必须读完的所有材料。在此基础上,由学生结合文献与考察所见,初步总结所考察地的历史发展脉络。到当天晚上,则集中所有选课同学,发表各组的不同观点,共同建构当地的历史脉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历史学最本位的技术手段,即按照文本(含田野读本中的材料和考察所发现的口述与实物材料)形成的时间来重新排比材料,进而分析文本所呈现的历史脉络。并且强调,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人,分析时,一定要重视考察点不同的人,在其历史文本形成过程中、进而在当地的历史脉络中所起的具体作用。
整个课程考察结束前,我们再组织学生对所有考察点的历史进行综合分析。此时,按照文本形成时间来分析材料的做法,不仅对某个具体的考察点发生作用,还要对所有考察点的文本打乱进行重新排列。从而在已经形成的几个考察点的具体历史脉络的基础上,找出整个课程所有考察点之间的各个历史环节之间的关系,形成对所有考察点的总体历史脉络的总结。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一般都能建构起考察点的历史脉络与历史逻辑。并且这样的建构,比起坐在图书馆建构起来的历史脉络,常常更能发现当地历史的“深意”,也就是那些不进入田野就比较难发现、比较难理解的历史。
3特点我们系以“走向历史现场”为目的田野实践课程,是对历史学本科教学近几十年主要成为“书斋里的学问”加以反思之后,回归历史学传统的一种努力与尝试,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强调走向田野,在历史现场解读文献相对于只在书斋或图书馆的苦读,这种方式重视历史现场,即重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活动的空间,重视该空间的环境、生态、交通、建筑、古迹和各种景观、物质层面的内容,以及历史现场所留下的文字、口述等历史资源,希望达至对历史的更贴切的认识,并有可能体验到历史在当代的延续及影响,从中激发出学生独特的思考。此外,在阅读中遇到的困惑之处,如果联系田野场景,并辅之以实地调查和访谈,也可收到解惑的效果。2.从历史学训练本身来说,田野实践课程重视文献的收集与解读课程在考察过程中,收集并解读族谱、碑刻、科仪书、账本、契约等民间文献,但与现行民间文献分类收集的方法不同,学生在实践中特别注重不破坏文献自身的系统和脉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田野实践的认识,运用历史学本位的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解读方法和分析工具处理历史文献。这一方式,相较于以前著名的徽州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可以说是民间文献收集方法的革命性变化,它非常有利于学生在初学阶段即接触到新的比较有效的民间文献收集理论与方法。3.重视历史学最根本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教会学生正确对待文献、口述、仪式等各类文本第一,不但重视它们表达了什么,更重视它们为何要这么表达,强调对历史的当事人自己的认知与表达应持一种尊重且批判性的态度,并尽量予以同情之理解,而非用当下人的视角对之进行分类、评判和肢解。第二,从各种文本中,找到一个地方历史上相对比较重要的问题,按照文献产生的时间,而不是事情发生的时间,梳理出这些问题的时间进程,发现其中的某些重要转变时期,集中精力攻克这些重大转变的来龙去脉和症结,然后就能明白,为何那些时候出现了那些事情?又被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