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提质创新的新时代。为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新文科建设应运而生。两年多来,新文科建设实践探索快速发展。这种转变不是表面的、功利的,而是源自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源自青年成长发展的热情呼唤,源自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古老历史学的新文科建设如何“守正创新”呢?从探索经验来说,实践教学是最可能取得突破的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学生考察合影
一、新文科建设与历史学科实践教学理念的更新
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工作中,长期存在着一种“好好读书就可以”的习惯性思维,但“好好读书”显然不是历史学科人才培养的全部。一切学术的终极目标都是回答“人何以为人及其如何更好地为人”。历史学科是最直接探索“人何以为人”问题的学科,而“人”又是在具体时空中的“人”。只有在具体历史条件下,人性才能显现,才能被更好地认知,历史知识的生产与传承才能得以展开,人才培养才能更加务实有效。但由于缺少实践抓手和资源不足等因素,历史学科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体系不完备、教学手段落后、质量不高等问题。
新文科建设命题提出后,如何定位历史学科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属不属于“新”?该如何“新”?这些问题攸关历史学科的新文科建设,亟需思考讨论。从目前新文科建设基本精神来看,实践教学在历史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不是削弱了,而是更重要了。历史学科实践教学的突破和创新,关键在如何更加坚定地走向田野大地,走进人民大众。理由如下:
第一,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知识与学术是时代的表现。知识与学术的时代性,必然要求人才培养对时代有敏锐的回应。古今中外人才培养的方式因此不断变迁,但万变不离其宗,即人才培养必须根植于时代。一个对时代缺乏基本认知的青年,不可能形成超越的视野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更不可能洞穿人性。培养思想家、学问家、实干家所需要的视野、情怀和能力,需要青年从观察思考眼前正在发生的历史开始。一个对眼前的历史创造毫无感触的人,无法通过有限的历史记载与古人对话。当今时代正处于大变局,而且变革急剧。这既增加了时代认知的难度,也促使历史学科更加重视青年学生对时代认知能力的培养。要认知时代、感受时代之“新”,就必须让青年走向田野,走向大地,走进正在进行的历史创造。实践教学是知识教学,是能力养成,更是课程思*!
第二,实践教学是学科壁垒的熔炉、“五育”的载体。学科的高度专业化导致人才培养出现学科过度分割等弊端,因此新文科建设要着力打破学科壁垒,以问题为导向,以“五育”(浸润、熏陶、养成、感染、培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历史学科的学生来说,课堂所学大多是某一方面专门的知识,但是走进田野之后,眼前所见却是一个具体而微的“活态社会”,需要运用各个领域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去解读探索。师生因此一起讨论、思考和生活,使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价值的塑造,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第三,实践教学是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的用武之地。如何将人才培养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是新文科建设一个重要工作。实践教学正是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的试验场,如田野调查中,利用GIS技术对某个地方的时空演变进行感性了解,运用无人机航拍了解地形植被,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或数字沙盘进行感性再现等。
对历史学科来说,新时代对知识生产和传承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不断丰富发展历史现场教学。只有让田野真正成为历史知识的活化器,才能培养出基础扎实、视野宽阔、能力出众的博古通今之才。
考古田野实习合影
二、丰富历史现场教学的必要性与努力方向
历史教育应该走向现场,历史研究应该注重社会调查,是现代历史学的内在要求。早在清末,在“爱国必自爱乡始”观念导引下,结合地方历史遗产开展乡土教育,调查研究家乡历史与现状,已成为一种教育共识。民国时期,现代历史学的发展更离不开对历史现场和田野调查的重视。
傅斯年和顾颉刚两位民国时期文史研究的拓展者,对历史现场教学和田野工作都极为重视。傅斯年提出要改变“读书就是学问”的风气,倡导中国的文史研究者出走书斋,到历史现场去发现新材料。顾颉刚强调到历史现场考察不仅可以搜集材料,还能培养历史感。他在年考察*河中下游后指出,“欲了解中国历史与其文化之演进者必须亲莅其处,乃得有亲切之认识”。以此为参照,当今历史学培养知中国、爱中国的厚重人才,必须建立层次丰富的历史现场教学体系。这既是传承,也是创新,更是当今史学教育者亟须担当的责任。这一判断,是基于当今历史学人才培养面临的几个新情况:
(1)学生生源城镇化,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出现变化。一方面,这些学生见多识广,更加自信主动,知识基础更加丰厚,对教学质量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没有农村生活或农业生产的经历,生活经验单薄,常识不足,动手能力较弱。
(2)历史知识传承与生活经验产生了巨大隔膜。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还有农耕文明的快速消失。但是,中国历史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治制度、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以及心理习俗一旦脱离了农耕文明的语境,就很难被真切理解和传承。成长在工业文明语境中的青年,已基本没有了农业文明的生活经验。知识与生活的巨大隔膜,让历史感的培养更加困难。没有良好的历史感,知识就无法感性立体,无法活化,也很难对历史有同情之理解,“在历史场景中认知历史”。
(3)信息获取更加容易,但信息干扰也愈加严重。信息化时代,信息和史料很容易获得,但如何处理信息和史料也成为挑战。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信息如何辨别,史料如何辨析,都需要在老师指导下结合实际问题展开,避免出现“信息茧房”。
针对这些问题,在持续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构建层次丰富的历史现场教学体系是非常值得努力的方向。“百闻不如一见”,既然重新回到农耕文明生活语境已不可能,但是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尽可能走进历史现场,感受触摸原生态的历史遗存,请专家和教师结合具体现象进行现场讲解,弥补课堂上未讲到的知识,在田野调查和实习中锻炼动手能力,让广阔田野成为历史知识的活化器,是完全有可能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吉家庄考古实习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学生在辽宁喀左考古实习基地进行探方挖掘
三、历史现场教学体系的内容
近年来,在这种认识引领下,学院在教务处支持下,为本科生打造了一个被概括为“”的“历史现场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5”是指“历史现场教学体系”的5个层次。
一是历史现场考察体系。配合“中国通史”系列课程的教学进度,打造从远古到近现代的历史现场考察体系(前4个学期,每学期2次3天)。这一“行走的中国通史”,很好地打通了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活化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帮助同学们建立更好的时空意识,了解具体历史环境。
同学们聆听老师讲解
同学们争相观看文物
二是专业的田野考古发掘实习。在历史现场考察结束后的暑假,全体本科生在标准化考古实习基地进行考古发掘实习。通过与土地的直接接触和亲身参与的发掘,初步掌握考古发掘技术,了解历史;通过复原古人房屋等内容,观察农村社会,观摩农业生产,对农耕文明有切身体会。广阔天地和劳动也陶冶了学生品格,增强了同学情谊和家国情怀。
正在测量探方的学生
正在拍摄的无人机
三是“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课程。在历史学与考古学结合愈发紧密的今天,提升学生历史文献与考古调查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能缺少的环节。学院资助考古学和中国史青年骨干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开设“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课程。课程采用小班化研讨教学,文献研读与实地调查结合,几年来先后调查了晋东南乡村文物遗存、元代都城等。同学们熟悉了文献,实践了方法,认知了基层社会,掌握了现代仪器设备的使用。
田野调查
四是港台地区历史文化考察。在港台兄弟院校的支持下,每年有约20名同学走进台北故宫博物院、史语所文物陈列室等港台地区博物馆和遗址,与当地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开拓了眼界,增加了识见。
港台地区历史文化考察
五是主题讲座和学习资料建设。为进一步帮助同学们夯实基础,更加深入和规范历史现场教学,学院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开展“中国物质文化常识”的主题讲座,编纂《历史现场教学导引文献》等资料。学院还和三联书店合作共建“走进历史现场”书系,让讲座稿和资料集既作为历史现场教学的教材,又服务人民大众。
《中国物质文化常识》
5个层次的开展是系统工程,需要足够的支撑。除学校的支持外,学院还聘请了一支过硬的课外指导教师队伍和多个能够为覆盖整个时段的实践教学基地。首批16位校外指导教师既有中国社科院、故宫博物院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著名学者,也有长期扎根地方的文博工作者。这是第一个“1”。学院近几年和十几家地方文博机构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涵盖的时段从先秦到近现代,既有适合考察教学的,也有保障考古发掘实习的,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是第二个“1”。
当年尝试构建这一教学体系时,适逢教育部对中国人民大学进行本科教学评估,牛津大学艾克塞特学院院长里克?特瑞尔爵士通过学生了解到这一设计后表示难以置信,因为“牛津大学的学生也没有这样的条件”!国际评估专家对历史现场教学体系的高度肯定,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体系各有侧重,又互有联系,很好地融通了考古学历史学的学科边界,打通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阻隔,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于田野大地。
四、余论
“立德树人”是衡量高校工作的根本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核心。历史学是关于时间、空间和人的学问。优秀的史学工作者需要具备优异的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和高超的史料搜集辨析能力、出色的写作表达能力。无论外在条件如何变迁,这些核心素养不会根本变化。走向历史现场,走进田野大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建立时空感、历史感,锻炼扎实的史料寻找和辨析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能够把数字人文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仪器与具体问题结合,形成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在知识和学术之外,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建立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提升学生对国情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言以蔽之,持续深化实践教学,让广阔田野大地成为青年学生历史知识的活化器,成为学科交叉的场域和数字人文的试验场,应该是历史学科新文科建设重点努力的方向之一。
作者简介
姜萌,男,年6月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
本文刊发于《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年8月9日),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