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题阅读:一种大概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余*绪本文原发于《语文学习》年9期
一、文学母题
近十多年来,笔者一直探索以“母题”为切入口开展阅读教学。年12月出版的《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一书,就是笔者在经典阅读中探索“母题教学”的成果总结。下面是该书的部分目录:
一、冒险与生存:《鲁滨逊漂流记》
1、一个探险者的故事
2、求生与找死之间
3、冒险,超越凡俗的起点
4、做个行动的巨人
5、活下去,这就是意义
6、生存智慧
二、磨难与成长:《西游记》
三、野心与道义:《三国演义》
四、野心与尊严:《红与黑》
五、反叛与规训:《水浒传》
六、使命与命运:《哈姆莱特》
七、苦难与罪恶:《悲惨世界》
八、堕落与拯救:《复活》
九、命运与责任:《俄狄浦斯王》
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冒险与生存”即“母题”;子目录1“一个关于探险者的故事”是对“母题”的解释;子目录2—6即笔者所说的“专题”。按我的教学经验,这些专题之间应该保持内在的关联,故谓之“结构性专题”——结构性内容才能让学生愉快地、高效地理解与吸收。
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出了“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在新的课程与学习理论背景下,笔者对经典教学做了诸多反思,特别是受大概念、大单元教学理论的启发,提出了“母题阅读”这个概念,提出“以文学母题为切口,以结构性专题为抓手,以思辨读写为落点”的教学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母题”是一个具有高度统领与整合功能的概念,是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灵*。笔者将这个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的思路描述为①:
母题本是神话学的概念,用来界定“构成神话作品的基本元素”的原型、题材或意象,学者陈建宪这样定义:
母题……在传统中独立存在,不断复制。它们的数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转换出无数作品,并能组合入其它文学体裁和文化形态之中。母题表现了人类共同体的集体意识,并常常成为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标识。②
“母题”是神话作品的“基本元素”。它是基本的,故而“数量是有限的”;因为是基本的,所以不断复制,反复出现,被不同时代与地域的人们持续地表现与解释,积淀了“人类共同体”的“集体意识”,也常常成为这个共同体的“文化标识”。比如在华夏民族的神话传说中,“洪水”是一个不断出现和反复出现的“基本元素”,这反映了*河流域的先民们在水患中求生存的艰苦斗争与深重苦难,而在欧洲神话中反复出现的“海盗”这个元素,在华夏民族的神话传说就不多见。可见,母题与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而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与发展中,“母题”往往积淀了民族共同的情感、意识与思维方式。
作为文学作品的“基本元素”,文学母题的内涵近似于神话母题。根据乐黛云主编的《中西比较文学教程》的界定,文学母题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的行为、精神现象”等③,如死亡、成长、野心、爱情、冒险、堕落等。目前,学界对母题的内涵还存有争议,而具体的母题究竟有哪些,也缺乏更多共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母题阅读”的探索与讨论,因为在阅读及教学的意义上,母题的价值主要在它所隐含的那一套思想理念及其研究思路。
那么,文学母题究竟蕴含了哪些基本的思想理念呢?
1、承认人类的共同性与相通性。人类虽然存在着时代、地域和民族的分野,但“基本的行为、精神现象”却是一样的。比如死亡,这是任何人都必然要面对,必须要面对,且只能由自己亲自面对的事情。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多沟通的壁垒,但死亡所带来的哀伤、恐惧与震撼却是一样的。再如爱情。富贵公子贾宝玉,优伶戏子龄官,他们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贾宝玉目睹了龄官与贾蔷的那些嗔痴怪诞的言行之后,马上就明白了“人生情缘,各有分定”的道理。这也说明,文学母题有着深厚的人性基础与社会基础,这是人类能够跨时空、跨民族、跨文化沟通的基本前提。
2、人类不仅是相通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