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介
本期推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教学成果。
张士闪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
近日,教育部网站公示了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奖励名单。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张士闪教授主持编写的教材《中国艺术民俗学》荣获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全国教材建设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设立全面覆盖教材建设各领域的专门奖励项目,也是全国教材建设领域的最高奖,此次获奖是对山东大学民俗学团队近年来积极探索“基于民俗学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项目的肯定。
结合专业特点,培养服务社会能力
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与民俗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需要,山东大学民俗学团队早在年就启动了“基于民俗学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项目,针对传统民俗学教学重书本、轻实践的不足,创新重构更具时代感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
一是课堂立体化。既重视课堂教学,亦重视田野实践及课下讨论。按照硕士生3年、博士生4年的学习周期,主抓一二学年,按照5:3:2的比例,将课堂定时教学、课下定期讨论与田野定向调查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教学团队化。团队人员10人,分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高校,学科背景有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分为既明确分工又紧密合作的3个教学团队。在实际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协作保障各部分教学内容知识、理论与技能的结合,同时也加强相互间交流与合作,采取团队化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是实践平台化。坚持以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应用与转化,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实现了实践的多平台化。以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节日研究基地(山东大学)为依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开展对春节、二月二、中元节、胡集书会、小章竹马、昌邑烧大牛、曹县花供会、院夼祭海、梅花拳亮拳、苗族赶秋等传统节日庆典的调查研究,锻炼了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
四是论坛常态化。定期举办学术与社会发展论坛,如“田野中国论坛”“民俗学高层论坛”“草根论坛”等,邀请诸多国内著名民俗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举办学术讲座,同时不定期举办小型学术论坛,鼓励同学积极参加、发表学术见解,与著名学者进行学术对话,鼓励学生多参与、多展示自己,拓展各方面知识与能力。
推进教学统筹,强化教研结合
团队改变以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