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索多学科融合的课堂,深化新课程学习研究,践行“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我校着力探索多学科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三月,杭州市丁荷中学举行了主题为“涌现性的生成: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的校本研修开放活动,借助此次研修,进一步推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融合型课堂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
九年级项目化视角下的数学课堂
马浩楠老师展示了九年级项目化视角下的数学课堂。在数学课中融合科学、体育知识,以“如何能跳的更远”为驱动性问题,对跳远的空中轨迹进行数学化抽象。引导学生从具象的问题转向抽象的数学建模,进行合理假设,利用Geogebra软件进行图象拟合,让学生更直观地描述跳远的空中轨迹,并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式描述影响跳远距离的因素。本项目化学习中学生生成多样化、层次化,能对比拟合图象和手绘图象,及时调整研究策略,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发展。
2?
美育视角下的“荷风书韵”的书法课程
*媛青老师展示了美育视角下的“荷风书韵”书法课。带领学生欣赏从文字的发端甲骨文至唐代的草书,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书体的区别。在课堂中,学生通过“活动一探索”,使课堂呈现动态。结合当下年杭州亚运会的背景,以书体“魅”(甲骨文)、“力”(金文)、“杭”(小篆)、“城”(隶书)、“迎”(楷书)、“亚”(行书)、“运”(草书)等字为代表,表达对亚运会的期待与祝愿。欣赏书法艺术,不仅要从外在美的形式上去分析,更要理解书法的内涵结构。融合文学作品《兰亭序》、《*州寒食诗帖》,剖析书法结构,从书法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双向赏析,让学生掌握欣赏书法的方法,并能运用赏析其他书法作品。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更促进了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深入理解。
3?
“从渝山到浙水”的地方性课程
徐峥老师展示了“从渝山到浙水”的地方性课程,生动地创设了在杭州招待重庆朋友的情境,开启了重庆和杭州的争霸之战,结合地域特色将其转换为山水之争。利用白板和平板,小组讨论四个不同的关键词“一艘船”、“一位龙王”、“一个湖”和“一群人”,有的小组采用关键词联想展开介绍,有的小组通过情景剧进行展演,有的小组以表情包进行表达,呈现形式新颖多元,生成丰富多样。在徐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浙江历史源远流长,浙江人民具有自强不息、和谐、包容和创新的精神品质,最后回到课前的情境中,提问学生若是重游浙江,你将带朋友领略浙江的什么文化?其实文化之争没有输赢,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好好传承我们的文化。
4?
学校学习样态迭代进阶的主题报告
在多学科融合的展示课后,祝钱校长进行了主题为“社会性视角:一所初中学校学习样态迭代进阶的实践研究”的观点报告,首先提出学校教学的三个现实之困:被孤立的知识结构、被僵化的教学形式、被割裂的学习整体,接着呈现社会性学习的不同理解:将社会性学习定义为以认知和能力水平为其学习的目标性指向,以“教师-学生-亲朋-陌生人”等构成的人际关系网为其学习的社会性基础,以学习者个体心智认知和社会关系双重性卷入为其学习的过程性特质;以议题式学习、项目化学习、云学习等多种学习样态为其学习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种多样性学习集,而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是社会性学习最为显著的特征。从而启示老师们:学校空间的营造不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