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历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回眸历史,看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
TUhjnbcbe - 2022/4/5 17:38:00
北京最大酒渣鼻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98818.html

什么是中医学理论体系

医学理论体系是以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的形成

以医疗实践为基础的中医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其由零散的、自发的、局部的、流传于民间的医学实践知识,逐渐上升为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医学理论。

(1)形成基础

主要包括哲学、医学、文化基础等

哲学基础

在自然科学不是很发达的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为医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思维的框架,尤其是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的提出和发展,为中医理论系统化、规范化作出了很大贡献。

医学基础

解剖学知识让人们从形态上了解到了部分人体内脏的组织器官和位置结构,并认识到这些组织器官的主要功能及其对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药物学知识以及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也为中医学理论的整理提供了资料,奠定了基础。

文化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酝酿和促进中医学形成的土壤,包括易学、儒教、道教、佛教......其中,道教与中医的关系最为密切,古有“医道同源”之说。

(2)形成标志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

《*帝内经》

是一部汇集古代众多医家经验和理论的医学总集,是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可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收集论文篇,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就,成为中国中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难经》

全书共81个问答,称为“八十一难”,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断和治则等。脉诊方面,首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法;经络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功能、病证,弥补了《内经》在这方面的不足;脏腑方面,首开后世命门学说之先河;在疾病方面,把伤寒分为中风、伤寒、湿温、温病、热病五种;针灸治疗方面,提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

《伤寒杂病论》

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先河,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后经王叔和将其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该书提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它成书之后,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原著已于唐初散佚,现今流传的是后人从《证类本草》及《本草纲目》等书辑录出来的)该书集东汉以前药物学之大成,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医家和民间的用药经验。首创药物的三品分类法,概括地记述了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同时也论述了药物的功效和主治,记载了临床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的具体内容、形成及发展

精气学说

古代哲学的精学说,始见于先秦的《易传》与《管子》。《易?系辞上》有“精气为物”的说法,在后世的《吕氏春秋》以及汉初的《淮南子》中精学说有所发展,并在两汉时被“元气说”所同化,嬗变为“元气一元论”。因而,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可以认为是气学范畴中具有先秦至秦汉时代特点的一种哲学思想。

早在《老子》中就提到“精”与“气”并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又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万物本身都赋有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互交合,就可以生出万物。这些都是精气学说的萌芽。《管子》在“水地说”的基础上,汲取了老子作为宇宙本原“道”的涵义,提出了“精气”为万物本根的学说。《管子》中,不仅将气与精气内涵等同,而且“道”、“气”通用,甚至合一。精气作为宇宙本原,又称之为“道”。实际上是管子把“道”发展为精气。《管子》中不但出现了“精气”二字,还明确指出精即气。《管子》的精气也就是道,精气生万物,即道生万物。精气是一种存在于宇宙之中、不断运动变化的极细微的物质,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也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根本要素。《中国历代哲学文选?先秦》认为:“这一派的唯物主义学说,和当时医学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管子?内业》还涉及到精气与养生的关系,提出“精气自生,其外安荣………泉之不竭,九窍遂通。”强调了精气对健康的重要性,说明《管子》“精气”与医学已密切相关。汉初的《淮南子》,则在继承和总结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基础上加以进一步发挥,称气为精。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思想,属唯物辩证、对立统一的古代哲学理论。阴阳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易传?系辞传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规律之意。

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具有阴阳含义的文字,如“阳日”、“晦月”等。阴阳学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的。诸子百家运用阴阳学说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战国至秦汉时期,阴阳学说被运用到各学科领域,《内经》运用阴阳学说阐述人体的生命活动,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对疾病的防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理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

古人对“五”的崇拜是五行形成的基础,五行的概念源自对生活中五种基本物质的概括,形成于商末周初;五行相胜源于古人对五材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察,形成于西周,春秋时期五行相胜在*事、*治等方面已有运用,而且发现五行无常胜;五行相生源于四时的轮替,是五行学说与时令学说结合的产物,形成于战国时期。五行学说在战国时期逐渐发展成熟,五行生克结合形成了完整的五行学说。汉代五行学说达到鼎盛,五行乘侮的观念是对五行学说的补充和完善。

?

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帝内经》奠定了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藏象学说,广泛应用于诊法、辨证、治疗、预防、养生等各个方面,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各科的医疗实践。

“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这种以“象”论藏,启导于《周易》爻象的概念。《系辞》谓:“《易》者,象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医家又据爻象之理,效法于人体,于是有藏象之称谓。

解剖学方法是藏象学说创建的始基。藏象学说的产生,首先以形态学为基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对脏腑的形态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其次,解剖图谱的绘制,对普及人体科学知识和增强医者的直观认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再次,解剖实践促进了人们对脏腑生理功能的认识。

系统论方法深刻影响藏象学说的形成。《内经》运用《易经》原始系统思维模式构筑藏象学说,在其整体观的认识中处处体现出系统论的认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依据人体内外的完整统一性,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通过生命过程中自然流露的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的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从整体出发,强调人体内在的联系与统一,强调五脏是产生精神活动的物质;认识脏腑虽以一定的解剖知识为依据,但主要突出五脏功能系统,并将生理与病理相结合,以阴阳五行为说理工具,建立藏象学说的理论框架。其次,系统具有“环境适应性”,《内经》依据天人相应、时空统一的观念,不仅提出了相对完整的“天人相应”理论体系,还形成了“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奠定了藏象时空统一观念。再次,运用系统的关联性、层次性原则,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经络系统外络肢节,与四时五气相通应的藏象学说。

?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来源于医学实践,其形成和发展与我国独特的医疗保健方法如针灸、砭刺、推拿、气功等密不可分。

从《内经》论述经络的系统性和以针刺为主的治疗方法可见,经络学说来源于《内经》以前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经络的概念源于“脉”,影响于“气血”。早在《内经》问世以前,人们对“脉”“气血”及血气的流行等就有一定的认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其成书年代早于《内经》,书中均记载了十一条脉的具体名称、循行走向、所主疾病及灸法,还指出了“脉”所具有的即可生病又可治病的两面性。虽然他们的原文中只出现“脉”字,而无“经脉”之称,脉与脉之间也没有联系,更没有经络系统气血循环的完整概念,但经络系统的雏形已可辨识。《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确立。其后,历代医家结合自身的医疗实践,对经络学说不断予以补充、整理和完善,使其日趋成熟。

?

体质学说

体质学说源于《内经》,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应用阴阳五行学说对体质分类及其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明确指出体质与脏腑形态结构、气血盈亏有着密切的关系,论述了不同个体及不同群体体质的差异性,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医体质学说。体质学说在东汉和唐宋时期得到发展,成熟于明清时期。

?

病机学说

病机学说奠基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候气宜,无失病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强调了病机的重要性;《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等奠定了脏腑病机以及六气病机的理论基础......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沿用《素问?热论》三阴三阳的概念,深入阐释了外感病六经病机及其演变的规律;隋巢元方撰写的《诸病源候论》,则是最早而完备的病因病机和症候学专著,其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上》首次对儿科病机进行了全面阐述,实为儿科病机学的鼻祖;金元时期,中医病机学有颇多发展。刘完素倡“六气皆从火化”,李东垣确立“阴火”的病机概念,朱震亨提出“阳有余,阴不足”,倡导“相火论”,阐发“六郁”病机等;明清,温病学派创立了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晚清时期,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病机理论,同时,对脏腑病机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寨华,于峥,杨威.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发展及其在《内经》精气理论构建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02):87-88.

[2]颜隆,贺娟.论五行学说起源、发展和演变[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39(09):-.

[3]孟庆云.论藏象学说的形成与特点[J].中医杂志,(03):48-49.DOI:10./j.11-/r..03..

[4]张光霁;严灿.《中医基础理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6ISBN-7-03--0

[5]郭宏伟;徐江雁.《中国医学史》.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6.ISBN-7---4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眸历史,看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