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石岩公学的讲座(1)
支玉恒
(根据录音记录整理)
主要讲述内容提示
△关于执教《匆匆》的自我简析
△比照新课标,回顾以往,寻找差距
△改进备课、讲课,使教学简单、明快
△为自主学习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保证学生自主地、个性化地学习
△“以学定教”与如何“驾驭”课堂
△实践课标的几个重要方面
各位老师大家好!说不上是什么报告,就是和大家随便聊聊。不过聊的话题不是谈天说地,而是说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我所聊的内容也多半是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实际感受,没有什么依据、来源。老师们都在看报纸、看刊物,都在学习,比我知道的还多,所以我觉得谈那些老师们都知道的,常谈的话题,不如谈一些我自己的感受。这样所谓的报告就可以变成与老师们的谈心和讨论,也许更能引起老师们的共鸣和思考,促使我们更好地交流。
我想先说说今天上午的教学,结合我执教的《匆匆》一课,来谈谈我在教学中体现新的课程标准的一些体会。谈的中间,也许会结合今天上午我听的两节课。但是作为例子来谈的,不是专门的评课。因为我觉得没有资格来评两位老师的课,何况,早晨刚刚听完课,我马上又上了两节课,吃完饭略作休息就又来到这里,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理解和消化。一开始熊主任私下说让我评一评课,上课的两位老师也希望我说说他们的课,可我真的不敢妄言,只好拿两位老师的课作为今天和大家聊天中的一些例证,我想这样也可以达到交流和促进的作用吧。
在交流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就是:对我今天的《匆匆》这一课的教学,不一知老师们觉得我的教学手法简单不简单?(老师答:简单)是的,非常简单。那么教学步骤或说教学过程简单不简单?(简单)对,也很简单。教学手法简单到可以用一个字概括,什么字?(众答:读)老师们都看出来了,教学手法就简单到一个字---读,教学过程就简单到三步:第一步,整个第一节课,不管用什么方式,就是让学生好好读书,整个一节课没有做什么别的事。第二步,让学生再读书,去感悟,就是我课堂上所说的:“去倾听作者对你说了些什么?”这是读后之思,我用“听听作者在你耳边轻声絮语都说了些什么”这种教学口吻,让学生来想、来体会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步就是最后,让学生通过思考“读了文章你想说些什么”,来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去向作者倾诉,写出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出后让他们读,我选择写得比较好的让他写在黑板上。就这三步,这三步中除去第三步没有读课文外,其他的两步一直在读书。第二步让学生回答听到了什么,也不是让学生起来像往常那样回答问题,而仍是要求学生通过读,用他们语感来把心中的信息传递给别人,让别的同学从他读的语感中接受信息。学生读的时候要求其他的学生听,并问他们听出来了什么,怎么听出来的,哪一句传递出信息。然后让学生再读一读,不光读一读,重点的句子还要背一背。整个一节课也就是一句话:始终都在读。这就是我在黑板上写的那几个字:“用心灵诵读,用心灵倾听,用心灵倾诉”,始终都是与作者心灵的沟通,进行心灵的对话。
在我一开始看到小学语文新课标后,我在新课标中发现了这么一句话,这句话,在过去的教学书籍和教学刊物中没有见到过的,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理念。这句话说是:“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刚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真的不太理解:读书就是读书,不就是通过视觉去阅读印在纸上的书面语言吗?用过去的话说,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读解,然后内化,最后再外化表达出来。不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吗?怎么现在成了“和文本对话”?不太理解。后来讲了一些课,再仔细琢磨琢磨,又回想了一下自己过去的教学。一想,其实这种“对话”方式,我过去的教学中有,老师们过去的教学中也有。只不过是课标的作者用了这么一句新的说法把它说出来而已。如果我吹一下牛,今天我执教的《匆匆》一课,就是对“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的具体诠释!这样做行不行?不用这种形式,通过别的什么形式达到了和文本的对话,也是完全可以的。
讲到这儿,我又想到了新课标里还有许多新的提法,或称新的理念。我们再仔细看看新课标中的这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提法,是不是我们过去从来没做过的?也不是。比如说新课标提得最多的就是提倡学生“多读”很多学者专家将之概括成一句话:“以读为本”。这句话是新课标提出来的新理念吗?并不是。再比如,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说法的确是新的,但它不是突然诞生的,也是经过十月怀胎生出来的。这十个月也许是中国语文教学两千年的历史;也许是近代近百年的语文教学的提炼;也许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老师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得到的一些体验。只不过新课标把它说得更准确一些罢了。我们最早的大纲不就已提出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就是语文知识的教学与思想道德、品质各方面的辩证统一吗?我们的老祖先不早就在说“文以载道”、“文道统一”吗?不过放到今天,我们用人文性来进行表述,就显得更准确、更全面、更完美,所以我就考虑,大家不要把新课标看得太神秘,太高不可攀了。啊!这么多东西,我怎么一下子就能实现呢?其实我们每一位老师在过去的语文教学工作中,都已经或多或少地亲身实践着它了。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我们过去的思想梳理一下,看看哪些是该抛弃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哪些是需要继承和进一步发扬的。适当地进行扬弃。“在继承中发展”。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明白了这些后,我就作了一下比照。用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来比照我过去执教的课。当然我比照起来比老师们方便些,因为我过去多数的课都有录像、光碟或课堂实录。我可以据此对照新课标。首先拿来对照的是大家都知道的我执教的《第一场雪》。那是年在成都讲的课。这样一对照我还真的很高兴,十五年前的课,还真的符合今天的新课标!我就想: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真的高明,十五年前就实践着新课标吗?其实并不是这回事儿。我再多看几课,如果不谦虚的话,我上过的课基本上还都符合新课标。有没有不符合的?有,有也不怪我,怪谁?怪历史。因当时的教学大纲在要求要分段、写段意、归纳概括中心思想。我当时的认识水平还没有那么高,不敢想这些东西可以不搞。所以我也做了,虽然我的课程里边,对分段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做得并不是那么僵硬,甚至可以说有的只是有实而无形,但终归是做了,那是历史的问题。这样的一比照,引起了我的思考:既然不是先见之明,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有两个原因:第一,课程标准也是在继承中发展的;第二,课程标准是由人写的,制定者以什么为依据来制定新课标呢?归根结底,他也必须以教学的基本规律作为依据,不能违背,必须遵循。那么对于语文来说,他们究竟遵循的是哪些教学规律呢?教学规律也很多,我想了想,无非是教与学这两方面。拿小学语文来说,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必须遵循;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他也必须遵循。这样一想我明白了,制定课标的人就是遵循着教与学的这两方面的基本规律来制定课程标准的。而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也是遵循着这两个基本规律来进行的,所以就很自然而然地不谋而合了。这还不是殊途同归,是同途同归,都是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做下来的,所以说就很相似,很相近,可以说叫暗合。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可做一下这样的比照。自己以前的教学有记录更好,没有记录就翻翻过去的备课本,备课本也没有就想一想。比如我现在要备一课——《鲁本的秘密》。这是今年新编入教材的一篇课文。备课时我就会花些时间想:过去我教这一课书,我会怎么讲?现在按新课标的要求我会怎么讲?对照一下,看一看这两种方案有多大差距。如果差距不大,说明你的教学原来也是基本符合新课标的,那么你现在贯彻、执行、体现新课标,就不用花费很多不必要的心思,不用刻意地去编花样,搞得花枝招展的。如果差距很大,那你再去考虑考虑到底哪些方面的差距大。有不少经常和我讨论、研究一些问题的年轻老师,在交谈时他们说:“我们用你的这些方法去做。对比后还真找出差距来了。”我问:“什么差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说的也是我在全国各地听了不少课后的一种共同的感觉,可以说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今天我和大家交流一下,也许大家也有同感。他们找出的差距是:我们过去的备课方式不行,太复杂,有时甚至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为什么刚才一上来我就问大家我的教学手法简单不简单,原因就在这儿,大家回忆一下我们的备课,是不是有些地方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一篇课文别的不说,单就教学步骤(或叫教学过程),往往就有四五个大步骤;一个大步骤里又有好几个中步骤;一个中步骤里又有好几个小步骤;一个小步骤里又会有几个问题;每个问题中还要捎带着板书几个字。这样一来,就把我们40分钟的整个过程的每一分钟,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这一规定不要紧,就把我们规定死了。想一想,40分钟的课你设计了二三十个步骤,每个步骤平均不到一分半钟,怎么能让你的课活起来?怎么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你都给规定死了,学生想自主行吗?再说执行起来多累啊!今天我听了刘斌老师的课以后,刘老师告诉我:昨天晚上他一点多才睡,结果上课时还有许多步骤给忘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步骤太多。(当然他并没有设计二三十个步骤,我说的设计二三十个步骤那是极典型的例子。)是啊,设计了那么多步骤有许多都没记住,记不住怎么办?比如说就会写个纸条夹在书中,上课时看起来是在看书呢,实际上学生读书时他才没有看书呢,他在看下一步该干什么了。老师们有过这样的经历没有?(众笑)这是在公开课上。平常上课时一下子想不起来该干什么了,想不起该提什么问题了,这个词怎么讲,也想不起来了,就会灵机一动:“同学们.你看这段课文写得多美啊,请再读一遍。”同学们读书时赶紧趁机再看一眼教案。老师们有没这种事?(众笑)差不多都有这种事,为什么?步骤太多了,记不住。你若像今天我执教《匆匆》这一课这样,就这么三步,就不会忘。第一步读书,第二步还是读书,读完了互相说一说,第三步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就这么三步。板书我根本不用愁,就那几个字:“用心灵诵读,用心灵倾听,用心灵倾诉”。就这么简单。这样备课、讲课,我们就轻松多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