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同文明的起落、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长期表现为*事和经济实力的竞争。而自二十世纪后期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创新人才之间的竞争,也可以说是大学之间的竞争。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等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能否培养出高水平创新人才,能否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根本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教育部年工作要点》特别提出要“将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打造高质量教师发展体系”,以及“以高质量教师队伍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年2月25日的全国高教处长会上指出:“教改改到痛处是教师”,并提出要建设中国高教“金师”队伍,实现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显著提升。麦肯锡公司前些年曾比较了25个国家的教育改革实践后得出的三大核心结论之一就是:教师质量决定学生表现优劣。这也是丁学良在《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反复强调的观点:“一个大学什么都可以失去,但不能失去一流的教师,因为教师是大学的灵*。”
教授就是大学。据说艾森豪威尔将*年接受了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聘任。在学校举行的欢迎会上,艾森豪威尔谦恭地表示非常荣幸见到在场的哥伦比亚大学“雇员。”这时,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教授拉比站起来说:“将*,教授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雇员’,教授就是哥伦比亚大学。”这句彰显大学本质的话后来被广泛传播为“教授就是大学”,并对致力于一流大学建设的全球高校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在中华大地上,早在年12月3日,清华大学第10任校长梅贻琦在就职典礼上,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对大学的本质最根本的一句论断:“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
对教师职业属性和身份特征的认识,古今中外各有不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从职能上说,教师可以归结为公务员;从职业上说,教师可以归结为专家。但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职能、一种职业,而是一项使命。因此,优秀的教师必须把培养人才和持续改善课堂教学作为热情、使命和信仰所系。如同朱自清所说:“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然而,关于大学教师职业属性的争论多年来基本上和教学无关,其薪酬和晋升标准取决于论文和科研项目,而不是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效果。这一现象最终导致了大学教师和学生相互妥协:教师把精力集中在申报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上,教学投入有限,只需给学生想要的分数;而学生无需刻苦学习即可获得注满水分的成绩——你讲你的,我玩我的,大家互不干扰,课堂气氛好极了!这显然有悖于大学的核心使命——将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与具有创新潜力的学生汇聚在一起,让他们相互激发,并在相互激发中形成使学生终生受益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如同纽曼在《大学的理念》里说:“一所大学就是一个群英汇聚的殿堂,天下各地的学子到这里寻求天下各种各样的知识。”而高水平的师资才能保证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成,捍卫大学的声誉,才能保证吸引最好的学生,群英汇聚,才能培养出比高水平师资更优秀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发展高水平师资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优秀的师资汇聚到哪里,哪里就有一流的教育、一流的人才培养和一流的学科。亚当·斯密说:“人与人之间天赋的差别,实际上比我们知道的要少得多。与劳动分工所产生的结果相比,那些将人分配到不同职业的天赋差别显得微不足道。两个不同职业身份之间的区别,比如说哲学家和搬运工,似乎并不来自天赋,而是来自于习惯和教育。”因此,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只有充分重视师资发展,助其成为新的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教育内容的实施者,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发起者和参与者,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和提升。
然而,师资发展与教学改革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深水区,既要触动灵*又要触动利益,历来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大的挑战和最艰难的攻坚战。不同于学科建设、科研项目、论文发表等可量化的硬指标,教师教学相关的指标偏软,而且往往体现为精品课程、教学名师、学生评教、专家评教等碎片化指标。这些指标与很多时候与教学的实际效果,以及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往往没有直接关系。借用某大学校长的话来说,“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真正让人惊奇的不是教师不热心教学,而是竟然还有一些教师热心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以高水平教学为使命,以知识传承与创造为志业,也要以服务社会为责任。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三方面的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对学生而言,一所大学获得多少奖项,有多少特聘教授,并无太多实际意义。他们在大学中学习,最关键的是得到高水平教师的指导,要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给他们“传道授业解惑。”正如古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也是为什么从教育部到各大学管理层近年来反复要求知名教授要积极参与本科教学,为本科生讲课。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上,这就要求教师在致力于教学、科研、提供社会服务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例如,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就要求教师“所开设的课程必须能够让学生获得个人成功,并具有直接的现实用途。这里的老师和学生应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教师的敬业精神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用生命资源去成就。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就世界一流大学,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输送高水平创新人才。但当下最紧迫的,是结合新技术、新经济、新产业的发展要求,立足新文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围绕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探索构建新文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指南。正如卡尔·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发出的疑问:“谁教育教育者?”很多教师在研究方面是受过严格训练的专家,但在教学方面却并一定。毕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方法来识别和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具有创造力、同情心、热情、责任感、活力、自主性、创新精神等素质和能力。而这些素质和能力是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同时,培养上述素质和能力也是教育教学的终极价值和目标所在。然而,这些素质和能力不是数学公式,不可能被编码,由程序驱动,而只能由具备这些品质的教师对教学、对学生成长的热情和专注所激发。
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成就一流的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前副校长孔宪铎教授曾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向最好的学习”(Thebestwaytolearnistolearnfromthebest)、“招聘最好的师资,使其安居乐业”(Recruitthebestandkeepthemhappy)、“新聘的教授一定要比现有的教授更好。”然而,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导致教师科研负担过重,尤其是对论文发表的要求,最终制造了一堆又一堆的文字垃圾,而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切实提高。
当然,高水平教师必须立足学科前沿从事科研工作,否则,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就失去了基础性支撑。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可充分采取研究导向的师资发展(research-basedteacherdevelopment)理念与模式,即整合最新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让这三者共同成为新文科师资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并在此过程中,要对教学抱持着研究导向的精神,采取探索式的、开放式的方法,从各自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以及专业观察经验等不同证据中,形成个人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与风格,让整个教育教学生态洋溢着追求卓越的表现。为此,要改革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和科研管理机制,扭转教师疲于申项目发论文的偏向,以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的精神,让教师专注于教学,而不是应付频繁的评价、评比、竞赛,或其它名目繁多、似是而非的“绩点”和“评优”导向的活动。
新文科教师要充分认识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全球化的持续加深大大增强了人类的相互依存,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消除了人类交流的障碍。然而,技术并没有带来人类之间的普遍的相互理解。相反,因不理解而导致的矛盾、冲突,甚至战争仍然是悬在人类前途和命运上的雾霾。毕竟,无法像教育人们理解物理学或生物学一样教育人们相互理解。并且,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也无法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解决。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这也许正是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使命所在:通过人文教育,促进中外的相互理解和大学生对不同观念、思想和文化的包容。如同哥本哈根学派创始人、量子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所认为,“一个深刻的思想的对立面是另一个深刻的思想。”也就是说,对立的思想中也存在着真理,而我们也理应尊重这个真理。被科技创新与应用充斥的世界也许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最有力的东西从来都是简单的、普世的——同理心、善良、自尊和尊重他人。因此,对新文科教师来说,人才培养意味着帮助学生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历史和经历,关心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在这个世界里扮演的角色,并致力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情怀,深化其人文精神和同理心,使学生对差异满怀热情,尊重、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而不是使学生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并增强其创新意识与能力,从而建设有灵*、有使命的新文科,培养有家国情怀、社会意识的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
同时,支持、引导教师开展新文科教育教学改革,开展跨学科项目研究、跨学科新文科课程建设,这就需要新文科教师要勇于突破原先的专业知识领域和思维定势,以最大的热情投身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此外,还要开发灵活有效的培训项目和培训方法,全方位构建新文科教师发展体系,使教师教学回归大学的精神和价值追求,并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的专业性、获得感、成就感与信任感。研究表明,只有当改革是由相关者提出时,他们才更可能对相关改革体现出强烈的热情和奉献精神。因此,如何提高新文科建设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发起和参与相关改革的首创精神和热情就成为事关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效的重中之重。
|本文为年首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120013)、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创造力与创新创业融入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E-CXCYYR)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许涛,博士,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导师,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往期回顾
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构建(理念篇:一)|许涛
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构建(理念篇:二)|许涛
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构建(理念篇:三)|许涛
新文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构建(理念篇:四)|许涛
机构|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
作者|许涛
编辑|邵鲁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