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至年,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学院(原历史系)承担了“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课题任务。经过了长达5年的改革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特别是对高校的传统人文学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调整和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
历史学专业属于传统人文学科。像其他传统人文学科一样,它曾经有过历史上的辉煌。但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历史学科受到了空前的冷落和冲击。历史学科目前的境遇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首先,从历史看,在“历史研究为*治服务”的导向下,历史学科偏入歧途,造成了历史学科的*治庸俗化,使得历史学作为一种人文科学的价值受到了质疑。中国古代,史学为“显学”,其“资治”的功能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塑造了中国传统史学挥之不去的“*治”情结。传统史学“资治”的功能,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具有两重性。一是强调“资治”,使古代史家有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意识,他们力图通过历史的变迁和国家的兴亡,提炼出“通古今之变”的规律性认识,这一点尤以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典型,从中体现了一种尊重历史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通过“褒贬”的评价手段,宣扬一种以道德的“善恶”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抛开这种做法的现实功用和*治功能,其中所强调的道德价值观念,宣扬了一些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以贯之、具有永恒意义的传统美德,表现了人类社会所公认的普遍的价值原则和中国人独有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具有积极的作用。这是传统史学的人文魅力和科学价值所在。二是从强调“资治”功能出发,屈曲从于在*治上保持一致的要求,形成了传统史学的*治附庸性。年以来,在史学传统和*治导向的双重作用下,史学走向了“历史研究为*治服务”的褊狭道路,其极端发展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影射”史学和“评法批儒”,史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丧失,堕落为*治的侍婢。这一经历使得历史学的学术性和人文性受到了巨大的破坏以至丧失殆尽。
其次,从现实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大潮中,历史学在学术文化领域的传统地位,面临着冲击和挑战。拨乱反正之后,国家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反映在教育领域和学术领域,呈现为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受到了社会的重视,而作为传统人文学科的文史哲则受到了冷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追逐经济利益的冲动和竞争的无序相适应,学术界和教育界也充斥着急功近利的心理和浮躁的学风,历史学“无用”的看法流行,历史学科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总之,历史学本身的发展局限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造成了历史学科地位与影响的下降。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传统人文科学社会地位和影响的削弱是不争的事实,其直接的社会后果是社会学术生态发展的失衡,并引起了一系列的不良社会后果,重新估价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人文科学的价值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和国家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最近,*中央提出了《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为传统人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重要的是历史学及其他人文学科如何把握住这一契机,通过自身积极地调整,找准社会定位,承担其社会责任,加快本学科的发展。
目前,在传统人文学科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以历史学科的高等师范教育为例,首先,高等师范的历史学科教育,存在着与素质教育相背离的倾向。在以往的历史专业教学中,偏重于一些先入为主的理念和知识点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抑制了学生的活跃思想和创新思维。历史学作为一种传统的人文科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与民族气节、集体主义与群众观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的历史学教育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正确做人做事的基本品质为中心,人文素质又是各种素质的基础,因而,历史学科的教育应该侧重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往的历史学科教育偏重于知识性的灌输,而忽视了对人文素质养成方面的作用,说明高等师范历史学教育存在着缺失。其次,高等师范的历史学科教育,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老化的问题。一是史学观念的陈旧,如以阶级斗争史观来阐释历史,将复杂的多元因素和线索交叉作用的历史进程简单化了。适应*治需要的套用与比附,又使得史学庸俗化。二是教材内容老化,教材因循守旧,陈陈相因,没有及时地将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吸收进来,使得史学的学术研究与学科教育严重脱节。此外,课程体系的结构也不尽合理。再次,高等师范历史学科教育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也落后于时代。如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实行“填灌式”,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检验考试方法的标准化也制约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教学手段也落后于时代,信息化手段的介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最后,高等师范历史学科教育的改革,缺乏系统化的整合。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尝试一直都在进行,并形成了许多成果。但这些改革尝试和措施往往是自发的、局部的、单一性的。尽管一些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但还没有整合成一些具有系统性的教学模式,形成比较成熟定型的以科学的史学观念为灵*,以合理的教学模式为框架,以先进的方法技术为手段,以新的教材为依托的整体改革。
基于上述认识,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适应于时代的需要,形成了我们对本学科教学的基本改革思路。
历史学属于人文科学。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学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科学性和人文性。历史学首先是一门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1]尽管这里所说的“历史科学”是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概括,但科学性是历史学的基本属性是无可置疑的。历史学的一项根本性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历史现象及其相关性的考察研究,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则。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历史的现象是复杂的,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隐含在繁复的现象和过程之中,所以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有正确的理念与方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但仅此还不够,还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细节,并对此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并把这些细节、片段加以连接,探求其内在联系和基本规律。所以高等师范历史专业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精神就是“求真”,“求真”是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统一。同时,历史学还是一门人文色彩浓郁的社会科学,除了上面所说的作为一般的科学所应具有的性质和所承担的任务外,它还具有“潜在的价值和意义功能”,即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智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协调平衡的进步。历史学教育应该培养人文精神,所谓的人文精神是求善求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的结合促成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21世纪我国文科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宏观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在《我国文科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一文中指出:充分认识文科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独特性质和潜在价值,借助(而不是牺牲)文科教育自身的优势,将文科教育推向世界,推向全社会,从而进一步开发可能的资源。如果说历史学教育作为人文科学所发挥的科学教育是一种显性的社会功能的话,那么历史学所承担的人文教育则是一种隐性的社会功能。在过去,在历史学教育中,过多地强调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注重了历史学的“有用之用”,而抹杀了它的“无用之用”,确是历史学教育的重大失误。
二
循着上述的探讨与思路,围绕着突出高校历史学教育的两个重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进行了较系统的专业教学改革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现将我们的经验和做法介绍如下。
首先是关于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的改革尝试。我们先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突破口放在基干课程教材的建设上。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基干教材的建设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石,所以我们提出了以教材建设为主线和重点。在近5年的时间里,先后完成了山东省统编教材《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史》和《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史》的修订再版,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参考的编撰出版,教育部统编教材《世界历史配套教材》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3卷。此外还编著出版了各种专史教材9种之多。在教材的建设中,特别注意到史学理念的更新和内容的充实更新。如在编写新世界史教材时,采用了新的史学观点。以往的世界历史教材,往往使用“阶级斗争史观”去解释历史的发展,认为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这种褊狭的史学观念导致了一些弊端,如教材内容覆盖范围狭窄,理论与史实严重脱节,简单化和概念化的倾向突出等。在编撰新教材时,我们提出了“两线论”模式的全球史观。这种史观立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视角,高屋建瓴地对世界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的运动变迁进行整体研究。这种新的史学观念认为,人类历史沿着“全球一体化”和“世界秩序合理化”这两条线索发展。“一体化”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合理化”则是对“一体化”进程出现的谬误进行纠正。世界结构走向一体化以及国际秩序和规则的合理化,共同组成了世界历史向前发展的两条线索,它们之间的互相制约平衡、交错互动,使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呈现出动态性、曲折性、周期性和阶段性。由于采用了“全球史观”,新编的世界历史教材视野更广阔,内容更丰满,线索更清晰,更真实地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多元性、复杂性和规律性,还克服了长期统治国际史坛的“欧美中心论”的局限性和用国别史拼合世界史的历史编纂方法。新教材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在教育部年编制的《历史课程标准》中也得到了相应的肯定。在教材建设上通过更新史学观念和内容更新,更进一步体现了历史学教育的科学精神。
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中,我们还进行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的设置尝试。~年,我院主持承担了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立项”项目“文化传统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的研究工作。该研究课题的主旨是,针对目前大学教育中,对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的强调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以及随着对外开放,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而造成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整体退步,借助于历史学科的特点优势,通过“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设置,从多个侧面介绍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加大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认同,并把这种认识与认同逐渐内化为一种素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自觉,激发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爱国热情。“系列课程”设计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国社会风俗史”“中国传统道德概论”“中国传统*治制度”“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传统文化名著述要”等7门课。与此同时,我们还先后编写了5部与之配套的教材。“系列课程”绝不是原历史专业课程简单的缩版,而是适应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需要,针对跨专业的特殊教学对象的需求,经过精心组织设计,并在数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调整,逐渐定型的。在本校的跨系选修课程中,该系列课程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选修人数一直名列前茅。“系列课程”以“跨系选修”的形式融入现有的教学体系中,取得了良好的兼容互补的作用,特别对理科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发挥了作用。我们认为,“文化传统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的尝试,为高校历史学科教育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与空间。面对历史学科的自我封闭和历史教师市场需求的萎缩,如何振兴发展高校的历史学科教育成为高校历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