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大盂鼎的史里史外”为例
张宇宙,民进会员,中学一级教师,就职于石家庄一中,任备课组长,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实训导师。曾荣获全国、省、市级评优课一等奖,“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多次参与石家庄市模拟试题的命制工作。
殷凤亮,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毕业学校于河北师范大学,市级优秀班主任,荣获年石家庄市优秀教师,年全国化学评优课一等奖,年石家庄市教育局三等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年版)》关于课程结构的设计强调:“历史课程的设计既要注意与思想*治、语文、艺术(或音乐、美术)、地理、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关联,又要有助于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其与相关课程发挥整体作用,共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跨学科学习这一理念与要求,树立跨学科融合意识,进行跨学科课程开发。此举既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与学业质量。
一、寻找跨学科融合的知识契合点与载体
在教学实践中,对跨学科融合并没有一致认同的概念,但不少教育家认为:跨学科教学是指以某一学科为中心,在学科中选择一个中心题目进行加工和设计教学。基于此种理念,本次教学实践以历史学科为中心,语文、物理、化学学科进行辅助。而在内容的选择上,本课选择了晚清出土的周朝青铜器“大盂鼎”作为载体,并将课题命名为“大盂鼎的史里史外”,这样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1.年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将“教育”功能提到了首位。年9月30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提出,要着力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应用,着力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
2.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看,它为各个学科提供了知识的切入点。从历史学科角度来说,它作为教材插图出现在历史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它所涉及的历史知识对学生理解周朝分封制以及周朝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从语文角度来说,大盂鼎铭文对学生认识“书体”之“金文”有直观作用,让学生能够了解金文的古朴、线条的凌厉等特征,同时对象形文字的鉴赏有帮助;从物理的角度来说,涉及14C技术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从化学的角度来说,涉及金属材料分析与实验设计。
3.大盂鼎是国家首批禁止出境文物之一,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大盂鼎面世后经历可谓颠沛流离,潘家后人从保护国宝到捐献国宝,都体现出厚重的家国情怀。由此可见,大盂鼎既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也见证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沉沦到复兴的历史进程。
4.国家博物馆正在举行“礼和万方——商周青铜器特展”(年09月~12月),其中的重要文物就是大盂鼎,这则新闻更有利于学习情境的创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确立跨学科融合的核心素养目标
在分科教学设计中,各学科均须以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为己任,跨学科融合教学也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并确定教学立意,让学生在课堂上既有知识的收获,也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本课中,历史学科重视以大盂鼎铭文以及器形、纹饰为基础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以鼎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潘氏后人捐献国宝到国家统一的前后串连为线索,致力于提升学生爱我中华、渴望两岸统一的家国情怀。语文学科方面,以汉字书体的演变建立历史纵向传承与变化的认知,使得语文学科的“审美鉴赏与创造”与书法常识建立联系,同时铭文内容的解读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也有很大帮助。化学学科方面,通过化学知识解决《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六分其金而锡居一”中关于铜锡比例的争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同时通过铜锡腐蚀的原理,提出保护大盂鼎的方法。物理学科方面,对14C的断代方式和局限性、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渗透“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揭示现代科学技术在文物分析、保护层面的学科价值。
三、构建跨学科融合的课程境脉
境脉理论认为,境脉是一条标志课堂进程发展的主线,由时间线、内容线、活动线、情感线四条线融合形成。境脉越是离学生学习近的,越是与课堂同时段的,越是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越具有更高的教学价值。
本课导入环节以简单的学生调查切入,提问“是否有学生欣赏过《国宝档案》《假如国宝会说话》《国家》类似电视节目或者曾经亲身到博物馆参观”引发学生对文物博物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