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年)》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历史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推进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深度研究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方法和内容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也明确指出:“当代的历史教学,不仅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展示手段,而且要着眼于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促进学生历史学习的拓展和深入,如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开放空间,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所以,信息化教育是今后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应用信息技术是为了开展历史学科的深度学习,落实核心素养,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历史时空观念素养。
一深度学习历史时空观念
深度学习是学生主动的、有意义的、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其特征体现在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等方面。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需要教师创设历史情境,这就是深度学习创设活动与体验环节的体现。比如运用地图、大事年表等史料开展深度学习。人教版教材书中有大量的地图,图像,教材最后有大事年表,这些使得教材具有了直观性,趣味性,可读性,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也有利于加深理解与记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史料开展深度学习。以深度学习落实时空观念素养。
二、信息技术手段助力深度学习1.借助智慧课堂中的平板设备,全面观察史料历史教学中往往需要学生观察史料。史料按类型分有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影像史料等。常规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呈现史料的方式多为教室大屏幕呈现或者直接使用教科书上的材料。这样的方式有很多局限,如有些文字史料字数多不宜集中展示,有些图片史料清晰度不够课堂时间有限来不及仔细阅读等。平板设备恰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利用平板观察各层次各种类型的史料,图片可放大、缩小。一些图片呈现整体效果,突出对史料的宏观理解;一些图片突出细节部分,从细节深处理解历史。例如在统编版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课的教学中,既可以利用平板呈现清代徐扬《姑苏繁华图》中的整体画面(图2),认识到画家将“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东南大都会“浓彩艳抹”地再现于纸上,以此向皇帝作宣传,也可以呈现整体图片中的一幕,如阊门(图3),以此论证明至清中叶的商业出现了区域间的长途贩运盛行、地域商人群体的活跃等现象。史料撰写者所处的时代,包括其时人们的价值取向,人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应对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文字、观念及整个话语系统”,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的于观点的史料。
2.在智慧课堂中,充分借力“微”时代,利用微课,“微”习题等方式,讲清概念、梳理线索,夯实基础知识。教师上微课,在《商鞅变法》的微课中,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变法的背景、内容等基础知识。通过微课自学环节,学生将在自学任务单中以时间轴或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本课知识点补充完成、串联成线。这样既学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同时也夯实了基础知识。
3.为了检验预习效果,教师将在平板上发布“微”习题,通过后台监测,能清晰地看出每道题的正确率、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每位学生的答题成绩及所用时间。猿题库APP会自动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等级排序,每做对一题加分,表现优异者将登上校区光荣榜,在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氛围下,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不断高涨有了自主学习做铺垫,结合学生线上测验情况,授课教师可以在更高层面上讲授课程,对重点、难点深入讲解,针对不同班级的自学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力图提高课堂效率。
4.课下辅导,借助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