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融通、古今观照、史论结合:《外国新闻传播史》课堂辩论赛顺利举行
4月29日下午,由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陈薇副教授、王一鸣老师主讲的《外国新闻传播史》课堂辩论赛在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融媒体实验室演播大厅进行,学院*委副书记李彬彬、副院长李华君、辅导员陈子建、任课教师陈薇、王一鸣参加了活动。本科级四个班级的同学分为四队,围绕“写作机器人能否取代新闻记者”和“对于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而言,是硬实力更加重要还是软实力更加重要”两个辩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第一场辩论伊始,正方一辩张娴芸同学便从写作能力更强、写作效率更高和能够降低新闻生产成本三个角度申明了己方的观点。反方一辩严梦雨同学也不甘示弱,从写作机器人难以实现实地调查、缺失人文关怀与责任主体不明确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在之后的环节中,双方紧紧围绕着新闻究竟是一项“人学”亦或是可被机器取代这一根本问题,针对深度报道、情感共鸣等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观点交锋。最终,本场辩论以正方胜出告终,正方三辩周文卿同学获得最佳辩手的称号。
在第二场辩论中,正方一辩陈章语从国家硬实力与国家形象呈正相关态势切入,举出冷战时期苏联的例子,援引张昆老师的文章《国家形象刍议》,从多角度展开论述。反方一辩则通过软实力的柔性与渗透性特点进行论证。在质询环节中,反方三辩据理力争表现出色,正方在自由辩环节以朝鲜为例展开反击。最终,本场比赛反方以微弱优势战胜正方,最佳辩手的称号由反方四辩夏晔同学取得。
辩论结束后,几位评委老师分别对本场比赛做出点评。李彬彬书记、陈子建老师结合新闻学院多样的授课与教学方式,指出了同学们需要改进之处,表示可通过类似形式实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相互结合与辅助。陈薇老师回顾了课程改革与辩论赛的历史,以具体案例详细阐释了辩论赛的重要意义和相关辩论技巧。王一鸣老师从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角度指明了同学们还可以提升改进的地方。最后,在场嘉宾为十六位辩手颁发奖品并合影留念。
据悉,《外国新闻传播史》曾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通过辩论比赛的方式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已有十余年历史。课程组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教学理念,即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国与外国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已成为新闻学院教学改革和学生活动的一张名片。
END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hustxinwen)
内容来源
镜鉴工作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