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历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长安十二时辰中大秦景教碑是否存在碑
TUhjnbcbe - 2022/6/23 14:00:00

除夕夜“新年钟声”本钟景云钟

在西安碑林

世界名钟景云钟,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原为唐长安城内的景龙观(西大街)钟楼所用,年移藏至西安碑林博物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对景云钟钟声录音,每年除夕之夜春晚作为辞旧迎新的“新年钟声”进行播放。

《长安十二时辰》中景教碑

确有存在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有个会说长安普通话的小跟班波斯王子伊斯,除了是个中国迷外,还是个虔诚的传教士,在剧中他认真传教、奋发要立一块大年夜大秦景教碑,纪录景教在中国的成长环境,这块教碑是存在的,就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是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今天上午,由华商报和中国铁建地产联合举办的“一号讲解员”第五站,来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馆,在本次“一号讲解员”西安碑林博物馆优秀讲解员余家欢的带领下,参观中国书法和石刻艺术宝库,解锁了一个个关于古长安的秘密,体验了一次短暂却有趣的探寻中华文化之旅。

活动后合影

1

探访余件藏石

打开一闪闪神奇的历史大门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秉承“走进博物馆”、“听国宝故事”、“讲中国智慧”的理念,“一号讲解员”带着热爱中华文化的爱好者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始,已经陆续走进了4座博物馆,本次带着30余名中国历史和书法爱好者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在这座大学校内,更清晰地触摸历史,感受历史文化。在讲解员余家欢的讲解下,庄谐并重、充满特色的讲解风格更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号讲解员活动现场

不少人认为碑林博物馆只是单一的石碑和石刻博物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是通过活动,大家纷纷表示这些石碑石刻,就像一扇神奇的大门,通过石碑上的文字或图形图案,打开了一个个神奇的世界。

《石台孝经》碑亭上的“碑林”二字

第一次参观的观众看到,走进碑林博物馆,就能看到《石台孝经》碑亭上的“碑林”二字,此处的“碑”字少了上方的一撇,传说这两个字是林则徐在年因虎门销烟被革职后,被充*发配到了*伊犁,途经西安时所写。当时丢了‘乌纱帽’心情不好,所以故意少写了这一撇。大家参观完碑林的石碑后发现,唐宋时期的很多“碑”字都是没有这一撇的,因此书写也算正确。所以很有可能是由于古代的印刷工艺造成的,后来印刷技术改进之后,人们才将这一撇重新写上去。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片段

而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景教,也是作者马伯庸多次来碑林考证的结果,据讲解景教是基督教早期分支,传播到唐朝时李世民允许传教并在西安修建教堂大秦寺,最后刻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被发现后在欧洲轰动一时,如今复制品在梵蒂冈博物馆收藏。

现存于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认真聆听余家欢(左一)讲解

最吸引小朋友的,还是古代过圣诞节的习俗。余家欢讲到,现在的西方圣诞节早在一千多年唐代人就在过,他指引大家在《大秦景教中国流行碑》上找到这段碑文“每于降诞之辰,锡天香以告成功,颁御馔以光景众”,说的就是圣诞节的时候皇帝会给赏赐锡天香,并提供美食,欢度圣诞。

参观石刻馆

从碑石和文字出发,大家探寻了一段段历史典故,发现了一个个有意思的事:唐代人说话口音有可能是粤语,陕西方言“克里马擦”来源于西域突厥人的发音,“临床”、“小学”、“博士”等现在常用词语,都是古代惯用的……

2

老师现场教学

老少轮番上阵体验拓片

参观完整座博物馆,到了互动环节,本次活动得到碑林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专门安排了大小朋友现场观摩和体验拓片制作。

拓片老师现场示范教学

据了解,将碑石石刻、青铜器、古器物上的文字与花纹等拓印下来的纸片,为拓片。它是我国所特有的一项古老的传统技术与艺术。因为拓片是从原物上直接拓印,其大小、形状等与原物相同,因而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记录与保存方法。在碑林专业拓片老师的示范和带领下,大家了解到原来拓片的不易,更了解古代碑刻的精湛艺术。

小朋友们轮番上阵体验上墨

专业拓片程序分三步:覆纸、上墨、揭拓片,每一步都听上去容易做上去需要功夫。本次活动体验了一个小的碑刻,现场30余人都认真听完讲解示范,每人尝试了拓片上墨过程,亲自感受到了拓片的过程。活动结束后,大家对讲解员和拓片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来自咸阳的张先生是一名历史老师,他在活动后留下来向讲解员余家欢请教和讨论,并且留下联系方式。他表示华商报和中国铁建地产的“一号讲解员”活动他早有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安十二时辰中大秦景教碑是否存在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