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只穿梭,一座座小桥连接两岸,大大小小商铺鳞次栉比沿河而立,川流不息的街市彰显着繁荣与富庶;
古桥、古宅、古井、古河道……这些古旧建筑布满时光的痕迹,有无数龙津旧事待后人探寻;
一幕幕繁华的剪影,一个个发展的故事,都被记录在这里。
▲龙津文化陈列馆今日揭幕启用。这里是陈村镇旧圩龙津文化陈列馆。在区镇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该馆今日正式揭幕启用,经过沉淀的龙津文化有了一个传承、发展的“家”。▲陈村镇副镇长梁洁铃等一批嘉宾领导、参与到陈列馆建设的热心居民、单位代表共同见证陈列馆的开幕。
这个“家”的搭建,凝聚了区、镇各级相关部门的关心,也凝聚了社区*委以及社区居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旧圩的居民看来,龙津文化陈列馆不仅仅是旧圩的新地标、新名片,它还是旧圩人一段过往的记忆,一抹不能遗忘的乡愁,并将以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下阶段,陈村也将以*建引领,持续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打造更多的乡村振兴样本。
旧祠堂活化成文化传承地
八大部分讲述龙津文化
清末民初,陈村与广州、佛山、石龙并称广东四大名镇,因其经济发达,曾有“小广州”之称。而位于陈村镇中心区域的旧圩,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极为便利的水陆交通,更一度成为商贾云集、客似云流的繁华圩市,以拥有金融及稻谷、丝绸、花果、苗木、土产、杂货等交易的繁荣圩市而闻名省港澳。在清光绪二十八年(年),旧圩率先在顺德开办第一家邮*局。
▲旧圩社区内仍保留着不少历史古建筑。图为建于清代晚期的垂虹桥位于陈村旧圩水坑基路段,被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珠江商报记者周焯杰摄
繁华的经济催生了灿烂的文化,昔日的旧圩亦成为了龙津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旧圩昔日的故事,社区里很多居民都是知道的,但对于旧圩曾经的往事、旧貌,多为口口相传。”旧圩社区*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梁玉霞表示,龙津文化陈列馆的建设,以文图、实物的展示,让龙津文化的展示有了一个载体,也让龙津历史文化传承有了一个“家”。
据介绍,龙津文化陈列馆由昔日的东溪吴公祠后座活化而成,馆内面积平方米。陈列馆以龙津文化为主题,由历史沿革、民风习俗、商埠寻迹、文物古迹、工商旧事、工匠手艺、历史名人、今日旧圩八大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都以精练简朴的建筑语言讲述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俗民风,集中展示龙津文化重要中心区域(现旧圩一带)的发展历程,再现龙津下辖旧圩一带商贾云集、工商发达的繁华盛景。
▲在旧物的配合展示下,采用“融物于景”的场景化展示手法,集历史、文化、鉴赏于一体,让市民群众有穿越历史、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龙津文化陈列馆内,除了文图的展示外,还陈列着一些包括生产于旧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录音机磁带在内的历史旧物,“这些旧物都是社区居民自发捐赠的。他们都想为社区的发展出一分力。”梁玉霞介绍。其中,在历史沿革区域展示的旧圩旧貌长卷,正是由旧圩居民麦灼强用心绘制而成,长约2米的画作展现了过去旧圩人的生活场景。
在今日举办的揭幕仪式上,陈村镇向十多位热心捐赠旧物的居民颁发了纪念证书,并表彰了一批热心参与文化陈列馆建设的市民,现场特别向他们颁发了纪念奖座。
旧圩社区居民叶焕金是其中一位旧物捐赠者。她听说社区要收集居民的旧物件展出,特意拿了家里的一个藤做的花瓶和一只藤篮来。“这两件老物品都已经超过50年历史了,是我爸爸年轻的时候从肇庆买回来的,虽说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但也是很值得回忆的。”在叶焕金看来,能尽自己一点力量,为陈列馆的建设做出贡献,觉得很快心。
▲右三就是叶焕金捐给龙津文化陈列馆的藤做的花瓶。
居民的参与,让陈列馆的展示方式更加丰富。在旧物的配合展示下,采用“融物于景”的场景化展示手法,集历史、文化、鉴赏于一体,以视觉、体验等形式让市民群众有穿越历史、身临其境的感觉,迫寻繁华旧时、景仰现代史实,品味龙津悠久文化。
践行“自己家园自己建”
*群合力推动文化发展
作为旧圩社区的文化盛事,居民对于龙津文化陈列馆的建设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