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历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河南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将启,将要解决这些
TUhjnbcbe - 2023/2/18 18:00:00
看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115.html

河南商报记者张高峰孙科张恒陈朋冲/文

河南商报记者邓万里/图

今年国庆节前夕,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揭牌,那个“公交总公司”的时代一去不返;再往前数月,5月底时,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也悄然揭牌。

郑州公交

郑州人突然发现,自己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窗口单位,“一夜之间”改名了。

这些民生企业改名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郑东新区多了家商都路热源厂

11月初的郑州,行道树上挂满金*,早晚已经很冷了。在这个典型的北方城市,每年的11月15日,是热力供暖的开始,冬天眼看就要来了。

距离供暖日还剩半个月时间,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上下,进入最紧张的冲刺阶段。

少为人知的是,今年7、8月的盛夏时节,在一年最热的那个时间里,挂牌“集团”后的郑州热力,干了一件热火朝天的大事。

郑州供热隔压站

计划给郑东新区近万平方米用户送温暖的商都路热源厂,于8月25日土建正式开工,此时距离该项目决策“上马”,仅仅1个多月时间。

对于刚刚改制不久的郑州热力集团来说,这算得上一次“考验”。

改制前,公司的重大项目决策相对简单;改制后,重大项目要上*委会、董事会、经理办公会,还有监事会来监督,环节多了,好推动吗?

这也是很多人的疑问:从厂长经理负责制变为公司制法人治理机制,企业一下子能适应不?

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企划处处长郭峻晖,向河南商报记者详细回顾了这次重大项目上马背后的决策效率:

公司*委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董事会——迅速研究决策,将项目列入年度投资计划;

监事会——参与决策全过程,对项目风险进行监督评价;

经理办公会——立即对任务进行分解落实,确定实施主体。

这是典型的现代企业运行流程,“大有好处”。郭峻晖对此感受深刻:改制后,各环节职责不同、决策规范、推进高效,风险管控到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已经非改不可了”

郑州国有企业改革正在按下快进键。

今年9月26日,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这场改制静悄悄的,并未在郑州百万市民间掀起多大波澜,但对于规模超过人的郑州公交人,无疑是一次心理震动。

郑州公交

人事制度改革首当其冲。干部能上能下,公开平等、择优选聘,将成为该企业干部选用机制的基本特征。可以想见,更多人攥紧拳头铆足劲儿,跃跃欲试,“活力将一下被激发”。

好处远不止于此。改制10年的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向河南商报记者展示了一个难得的观察样本。

早在年12月,同样和郑州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建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减负”成为这场改制的关键词之一。10年之间,职工家属区、办公区“三供一业”实现了改造分离移交;职工家属区暖气、自来水、用电,完成了一户一表改造;公司物业管理,完成了剥离移交……

“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是河南近些年国企改革的一大成效。”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耿明斋认为,这个变化非常明显,“以往一直没能解决的问题,最近几年加大力度后基本解决了。”

此外,耿明斋认为,国资和民资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比较普遍地推开。

而“混改”的前提,是国资、民资作为市场主体的对等。通俗来讲,全民所有制企业虽属国企范畴,但不存在股东,只有*府主管机构,这种局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要求相左,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无从广泛参与市场竞争。

“已经非改不可了。”郭峻晖坦言,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原有的机制体制已经成为郑州热力迈上新平台的限制和束缚了,“外部*策指导我们改,内在动因促使我们改,未来预期引领我们改。”

比如,在某些重点领域需要对外合作时,旧的工厂制使郑州热力无法以规范的市场主体身份来实施;

再比如,在一个新的领域投资时,如果作为集团化企业,往往能够吸引到更好的资本,在市场上也更加游刃有余,但作为工厂制企业,郑州热力却“长袖难舞”;

这几年,郑州热力在清洁供热、智慧供热等领域一直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但更多以企业的具体业务部门为实施主体,对科技成果的孵化、培育和转化还不到位,对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十分有限。

郑州供热隔压站

郭峻辉介绍,改制为企业集团后,很多瓶颈问题会迎刃而解,“这些都是我们以前想做却没有完全做到的。”

“压缩20%—30%的机关人员充实生产一线”

“鼓励各个企业大胆试、大胆闯。”10月12日,在国务院*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介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年)》时说。

“都知道现在就要改,早改比晚改好。”

河南省*府国资委一相关人士这样解读当下国企改革的内在动力。

目前,我省最新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还未正式发布,但事实上,很多国企早已“闻风而动”,不少改革走在了行动方案的前面。

可以预见的是,新一轮国企改革在“去行*化”方面,仍旧会大刀阔斧、稳步推进。

在河南省社科院工业经济所产业经济室主任、助理研究员杨梦洁看来,目前在很多国有企业,“*企分开、*资分开”这一原则尚未完全落实。

一些国企主要领导层,往往还兼有行*级别;一些国企负责人经常走马换将,任职的不连续性,导致很多决策也容易不可持续,或者将矛盾问题不断累加以至于最后难以解决。

上述省国资委人士透露,目前,在省管竞争类企业,已经开展“总部机关化、职级行*化”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力图从“*府型管理、行*化运作”,向“企业型管理、市场化运作”转变。

另外,国企的总部机关要进一步“瘦身”,有的企业机关可能要压缩20%—30%的机关人员充实生产一线,使机关小型化,层级扁平化,目前省管竞争类国企已经普遍实施了,其他类型的企业也会逐渐推开。

最难的是人事体制改革

“总经理年薪标准为80万元,销售、生产副总经理及总工程师年薪标准为65万元,采购、行*副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年薪标准为50万元,年薪按照契约化协议兑现……”

在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的“人才需要”板块,这样的招聘信息不胜枚举。

“即便之前是总经理等领导岗位,也可以重新参加招聘,转换身份,该拿多少钱就给多少钱,当然,考核不合格还要解聘。”省*府国资委一相关人士这样解读职业经理人制度。

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打破铁饭碗,是国企改革的一块硬骨头,也是国企人事体制改革的核心所在,“我省一些新的大型国企,从开始组建就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总裁不进入行*级别,不纳入体制内管理,更加市场化。”耿明斋介绍。

省*府国资委相关人士表示,国企要进一步提升影响力、竞争力,关键在人,人事体制改革是核心,也最难,同时也是必须要做的。另外还有薪酬制度、分配改革,如何发挥薪酬的激励机制,让能干活的人拿合适的薪酬等,都要真正解决。

“国企改革走到现在,能改的、相对容易改的都改完了,现在回过头去,怎么把上述这些‘硬骨头’给‘啃下’,最应该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将启,将要解决这些